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7页 |
1.1 前言 | 第9-10页 |
1.2 刺激响应型纳米药物传递体系 | 第10-22页 |
1.2.1 内源刺激响应型药物递送体系 | 第12-16页 |
1.2.2 外源刺激响应型药物递送体系 | 第16-22页 |
1.3 超分子概述 | 第22-28页 |
1.3.1 基于冠醚的两亲性超分子 | 第23-24页 |
1.3.2 基于环糊精的两亲性超分子 | 第24-25页 |
1.3.3 基于杯芳烃的两亲性超分子 | 第25-27页 |
1.3.4 基于葫芦脲的两亲性超分子 | 第27-28页 |
1.4 研究背景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7页 |
第二章 基于超分子自组装的全寡糖基两亲性超分子的构建及其载药研究 | 第37-56页 |
2.1 前言 | 第37-3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8-48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38-39页 |
2.2.2 合成步骤 | 第39-4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2.4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第三章 肉桂醛基小分子抗肿瘤前药的制备及其超分子纳米递送体系的构建 | 第56-71页 |
3.1 前言 | 第56-5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7-60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57-58页 |
3.2.2 合成步骤 | 第58-6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8页 |
3.3.1 聚合物合成与表征 | 第62-66页 |
3.3.2 胶束的合成及表征 | 第66-67页 |
3.3.3 细胞毒性评估 | 第67-68页 |
3.4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全文总结 | 第71-73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