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姚家组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前言第10-20页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7页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2 研究区目的层段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页
        1.3.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1.4 完成工作量及成果第18-20页
        1.4.1 完成的工作量第18页
        1.4.2 取得的主要成果第18-20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0-27页
    2.1 区域地质背景第20页
    2.2 构造特征第20-23页
        2.2.1 大地构造背景以及盆地内断裂系统第20-21页
        2.2.2 构造演化阶段第21-22页
        2.2.3 构造格局及构造单元划分第22-23页
    2.3 地层特征第23-27页
        2.3.1 伸展断陷期地层发育特征第23-24页
        2.3.2 拗陷期地层发育特征第24-25页
        2.3.3 盆地萎缩阶段的地层第25页
        2.3.4 第三系第25-26页
        2.3.5 第四系第26-27页
第3章 层序地层分析第27-53页
    3.1 层序级别和划分方案第27-29页
        3.1.1 层序级别的划分原理第27-28页
        3.1.2 目的层段层序划分方案第28-29页
    3.2 层序地层关键界面的识别第29-41页
        3.2.1 地震识别标志第30-31页
        3.2.2 测井识别标志第31-35页
        3.2.3 岩相识别标志第35-36页
        3.2.4 古生物识别标志第36-38页
        3.2.5 地球化学识别标志第38-41页
    3.3 层序地层特征及对比第41-53页
        3.3.1 研究区内不同区域的层序地层特征第41-49页
        3.3.2 研究区内姚家组层序地层对比第49-53页
第4章 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分析第53-74页
    4.1 沉积体系类型和相构成第53-61页
        4.1.1 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第53-60页
        4.1.2 湖泊沉积体系第60-61页
        4.1.3 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第61页
    4.2 沉积体系和相的演化特征第61-74页
        4.2.1 物源分析第61-64页
        4.2.2 沉积体系和相的垂向演化特征第64-67页
        4.2.3 沉积体系和相的纵向演化特征第67-69页
        4.2.4 沉积体系和相平面演化特征第69-74页
第5章 有利勘探区预测第74-84页
    5.1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第74-80页
        5.1.1 烃源岩第74-76页
        5.1.2 储集砂体类型及储层物性分析第76-78页
        5.1.3 生储盖组合第78-80页
    5.2 有利勘探区的预测第80-84页
        5.2.1 储集砂体的预测第80-81页
        5.2.2 有利勘探区的预测第81-84页
结论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附录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梨树断陷沙河子组沉积体系分析与隐蔽圈闭预测
下一篇: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西1井区碎屑岩储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