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DIC和UV-B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衣藻种间竞争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无机碳和UV-B对水华蓝藻的影响第9-20页
    1 蓝藻水华第9-12页
        1.1 蓝藻水华的普遍性第9-10页
        1.2 蓝藻水华的时空变化第10页
        1.3 蓝藻形成水华的原因和水华蓝藻的竞争优势第10-12页
    2 蓝藻水华的危害和治理第12-14页
        2.1 蓝藻水华的危害第12-13页
        2.2 蓝藻水华的治理第13-14页
    3 无机碳对蓝藻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第14-17页
        3.1 蓝藻二氧化碳浓缩机制的研究第15-16页
        3.2 无机碳对蓝藻二氧化碳浓缩机制的调节第16-17页
    4 UV-B对蓝藻生长生理的影响以及蓝藻对UV-B辐射的防御第17-19页
        4.1 UV-B辐射增强及其对蓝藻生长生理的影响第17-18页
        4.2 蓝藻对UV-B辐射的防御第18-19页
    5 展望第19-20页
第二章 溶解性无机碳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衣藻种间竞争的影响第20-37页
    1 前言第20-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5页
        2.1 物种和培养条件第21-22页
        2.2 细胞数目、竞争比例和生理参数的测定第22页
        2.3 DIC浓度的检测第22-24页
        2.4 光合活性测定第24-25页
        2.5 统计学分析第25页
    3 结果第25-33页
        3.1 三种藻细胞的生长第25-27页
        3.2 微囊藻和衣藻在种间竞争实验中的比例变化第27-28页
        3.3 竞争实验中DIC浓度的变化第28-29页
        3.4 竞争实验中三种藻细胞的相对细胞大小和胞内叶绿素荧光第29-30页
        3.5 三种藻细胞的光合放氧速率第30-31页
        3.6 三种藻细胞对光强的响应曲线第31-32页
        3.7 三种藻细胞对DIC的响应曲线第32-33页
    4 讨论第33-37页
第三章 UV-B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衣藻种间竞争的影响第37-54页
    1 前言第37-3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8-41页
        2.1 藻种、培养条件和UV-B处理第38-39页
        2.2 细胞数和竞争比例的测定第39-40页
        2.3 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和非光化学淬灭的测定第40页
        2.4 光合活性的测定第40-41页
    3 实验结果第41-50页
        3.1 三种藻细胞的生长第41-43页
        3.2 微囊藻和衣藻在种间竞争实验中的比例变化第43-44页
        3.3 微囊藻和衣藻在不同UV-B辐射下色素含量的变化第44-45页
        3.4 微囊藻和衣藻在不同UV-B辐射下叶绿素荧光的日变化第45-46页
        3.5 微囊藻和衣藻在不同UV-B辐射下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的比较第46-47页
        3.6 微囊藻和衣藻在不同UV-B辐射下的光合放氧速率第47-48页
        3.7 微囊藻和衣藻在不同UV-B辐射下对光强的响应曲线第48-49页
        3.8 微囊藻和衣藻在不同UV-B辐射下的非光化学淬灭第49-50页
    4 讨论第50-54页
参考文献第54-71页
在学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来广聚萤叶甲寄主分化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液液界面法合成单分散金属-生物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