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管气液两相流相间作用力定量检测装置的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1.2 两相流测量主要参数 | 第10-12页 |
| 1.2.1 两相流的流型 | 第10-11页 |
| 1.2.2 两相流的分相含率 | 第11-12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 1.4.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1.4.2 课题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2章 相间作用力模型研究 | 第15-23页 |
| 2.1 气液两相流相间作用力模型 | 第15-17页 |
| 2.2 截面含气率模型 | 第17-23页 |
| 2.2.1 截面含气率测量方法研究 | 第17-18页 |
| 2.2.2 方形管段截面含气率模型 | 第18-19页 |
| 2.2.3 圆形管段截面含气率模型 | 第19-23页 |
| 第3章 相间作用力定量检测装置的优化设计 | 第23-33页 |
| 3.1 装置差压信号获取 | 第23-27页 |
| 3.1.1 差压信号的获取方法设计 | 第23-24页 |
| 3.2.2 装置取压孔的制作 | 第24-27页 |
| 3.2 电容传感器的设计 | 第27-30页 |
| 3.2.1 方形管段电容传感器的设计 | 第27-28页 |
| 3.2.2 圆形管段电容传感器的设计 | 第28-30页 |
| 3.3 相间作用力定量检测装置的设计 | 第30-33页 |
| 第4章 系统实验测试 | 第33-40页 |
| 4.1 实验配套设备 | 第33-34页 |
| 4.2 实验测试方法 | 第34-36页 |
| 4.2.1 实验系统 | 第34-35页 |
| 4.2.2 实验方法设计 | 第35-36页 |
| 4.3 实验参数设置及装置连接 | 第36-40页 |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40-61页 |
| 5.1 截面含气率模型求解 | 第40-43页 |
| 5.2 差压特性分析 | 第43-54页 |
| 5.2.1 圆形管段差压特性 | 第43-52页 |
| 5.2.2 方形管段差压特性 | 第52-54页 |
| 5.3 截面含气率特性分析 | 第54-57页 |
| 5.4 相间作用力特性分析 | 第57-60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6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6.1 论文总结 | 第61-62页 |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