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的审美现代性理论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1章 审美现代性的身份界定 | 第11-24页 |
1.1 解释马尔库塞的审美现代性 | 第11-17页 |
1.1.1 如何理解现代性 | 第11-12页 |
1.1.2 以往审美现代性的界定——理性的他者 | 第12-15页 |
1.1.3 马尔库塞对审美现代性的界定 | 第15-17页 |
1.2 现代社会之病症 | 第17-21页 |
1.2.1 动力的变异 | 第17-19页 |
1.2.2 人的思维同一化 | 第19-21页 |
1.3 审美现代性:现代社会病症的良药 | 第21-24页 |
1.3.1 新感性与审美 | 第21-22页 |
1.3.2 革命与审美形式 | 第22-24页 |
第2章 批判:审美现代性的功能之一 | 第24-33页 |
2.1 技术:极权社会的帮凶 | 第24-27页 |
2.1.1 技术的意识形态化 | 第24-26页 |
2.1.2 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 | 第26-27页 |
2.2 虚假的福利国家 | 第27-30页 |
2.2.1 何谓福利国家 | 第27-29页 |
2.2.2 福利与控制 | 第29-30页 |
2.3 压抑性文明 | 第30-33页 |
2.3.1 弗洛伊德:压抑性文明理论的来源 | 第30-31页 |
2.3.2 现代文明:一个更加压抑的文明 | 第31-33页 |
第3章 重建:审美现代性功能之二 | 第33-41页 |
3.1 幸福的人 | 第33-35页 |
3.1.1 幸福的内涵 | 第33-34页 |
3.1.2 艺术审美给人真正的幸福 | 第34-35页 |
3.2 完美的社会 | 第35-38页 |
3.2.1 何谓完美的社会 | 第35-36页 |
3.2.2 完美社会的实现途径 | 第36-38页 |
3.3 非压抑性文明 | 第38-41页 |
3.3.1 马尔库塞对非压抑性文明的界定 | 第38-39页 |
3.3.2 非压抑性文明实现的途径 | 第39-41页 |
第4章 整体审美现代性的现状 | 第41-48页 |
4.1 审美现代性的遭际 | 第41-43页 |
4.1.1 被取代和忽视 | 第41-43页 |
4.1.2 原因 | 第43页 |
4.2 艺术出现的问题 | 第43-45页 |
4.2.1 文化大众化 | 第43-44页 |
4.2.2 后现代化 | 第44-45页 |
4.3 我们审美现代性的现状及前景 | 第45-48页 |
4.3.1 知识分子责任的缺失 | 第46-47页 |
4.3.2 批判性对待马尔库塞的审美现代性理论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