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2.1 协作通信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2.2 编码协作的发展现状 | 第10页 |
1.2.3 LT 码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及结构 | 第11-13页 |
第2章 基于 LT 码的编码协作原理 | 第13-21页 |
2.1 协作通信 | 第13-14页 |
2.2 编码协作通信 | 第14-15页 |
2.3 LT 码原理 | 第15-20页 |
2.3.1 LT 码的度 | 第15-16页 |
2.3.2 LT 码的编码 | 第16-17页 |
2.3.3 LT 码在删除信道上的译码 | 第17-19页 |
2.3.4 LT 码在高斯信道上的译码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基于 LT 码的删除信道上的编码协作系统设计与仿真 | 第21-33页 |
3.1 基于 LT 码的单协作编码协作通信系统设计 | 第21-23页 |
3.2 基于 LT 码的可变单协作和双协作编码协作通信系统设计 | 第23-26页 |
3.3 基于删除信道上的 LT 码编码协作通信系统仿真 | 第26-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4章 基于 LT 码的高斯信道上的编码协作系统设计与仿真 | 第33-46页 |
4.1 基于 LT 码的高斯信道上的编码协作通信系统设计 | 第33-34页 |
4.2 基于 LT 码的高斯信道编码协作通信仿真平台设计 | 第34-37页 |
4.3 基于双 LT 码的高斯信道的编码协作通信系统仿真 | 第37-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