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第12-16页 |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二)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8页 |
一、经济外部性及其内部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一)外部性理论的演进 | 第16-17页 |
(二)外部性内部化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二、排污权交易及其会计处理研究文献综述 | 第19-23页 |
(一)排污权交易的研究 | 第19-20页 |
(二)排污权交易的会计处理研究 | 第20-23页 |
三、环境会计研究文献综述 | 第23-28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第23-25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排污权交易概述 | 第28-38页 |
一、排污权交易的原理和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28-31页 |
(一)排污权交易的原理 | 第28-29页 |
(二)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29-31页 |
二、排污权交易的运行机制 | 第31-34页 |
(一)排污减量信用交易 | 第31-32页 |
(二)排放额度控制交易 | 第32-33页 |
(三)非连续排污减量交易 | 第33-34页 |
三、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和定价 | 第34-38页 |
(一)排污权的初始分配 | 第34-36页 |
(二)排污权的定价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排污权交易制度与环境会计的耦合 | 第38-48页 |
一、环境会计的产生动因和理论渊源 | 第38-39页 |
(一)环境会计的产生动因 | 第38-39页 |
(二)环境会计的理论渊源 | 第39页 |
二、排污权的会计确认和计量 | 第39-46页 |
(一)排污权的会计确认 | 第40-42页 |
(二)排污权的会计计量 | 第42-46页 |
三、排污权交易与环境会计的耦合及其对企业清洁排放与发展的激励作用 | 第46-48页 |
(一)排污权交易与环境会计的耦合 | 第46-47页 |
(二)排污权交易与环境会计的耦合对企业清洁排放与发展的激励作用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现状及相关政策建议 | 第48-54页 |
一、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 第48-52页 |
(一)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意识 | 第48-49页 |
(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位置和内容 | 第49-50页 |
(三)环境报告的披露合理程度 | 第50-51页 |
(四)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 | 第51-52页 |
二、改善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政策建议 | 第52-54页 |
(一)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宣传与监督双管齐下 | 第52-53页 |
(二)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 | 第53页 |
(三)各部门通力合作,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进行规范 | 第53页 |
(四)实务中循序渐进,注重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