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3 研究架构 | 第21-2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3.2 文章结构 | 第22-23页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3-24页 |
1.4.1 本文创新点 | 第23页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3-24页 |
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述 | 第24-33页 |
2.1 风险的概述 | 第24-29页 |
2.1.1 风险的定义 | 第24-25页 |
2.1.2 风险的属性 | 第25-27页 |
2.1.3 风险的分类 | 第27页 |
2.1.4 风险成本及其负担 | 第27-29页 |
2.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 第29-33页 |
2.2.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 | 第29-30页 |
2.2.2 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 | 第30-31页 |
2.2.3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第31-33页 |
3. 张家埠新港作业区5万吨级通用泊位项目的总体分析 | 第33-47页 |
3.1 项目简介分析 | 第33-35页 |
3.1.1 项目单位概况 | 第33页 |
3.1.2 项目提出背景 | 第33-34页 |
3.1.3 研究依据和过程 | 第34-35页 |
3.2 建设性方面分析 | 第35-41页 |
3.2.1 港口发展状况 | 第35-37页 |
3.2.2 港口吞吐量预测 | 第37-40页 |
3.2.3 船型预测 | 第40-41页 |
3.2.4 建设规模 | 第41页 |
3.3 总规划布置分析 | 第41-47页 |
3.3.1 港口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设计依据 | 第41-42页 |
3.3.2 本工程与相关规划、相邻工程关系 | 第42页 |
3.3.3 航道、锚地、港池、航道冲淤变化预测 | 第42-44页 |
3.3.4 主要指标及工程量 | 第44-47页 |
4. 张家埠新港作业区5万吨级通用泊位项目风险识别 | 第47-53页 |
4.1 风险识别方法理论概述 | 第47-48页 |
4.2 项目存在的风险 | 第48-53页 |
4.2.1 环境要素风险 | 第48-50页 |
4.2.2 港口岸线方案制定风险 | 第50页 |
4.2.3 技术安全风险 | 第50-51页 |
4.2.4 项目实施风险 | 第51页 |
4.2.5 组织管理过程风险 | 第51-52页 |
4.2.6 经济和社会风险 | 第52-53页 |
5. 张家埠新港作业区5万吨级通用泊位项目风险评价与分析 | 第53-65页 |
5.1 风险评价与分析理论概述 | 第53-57页 |
5.2 项目的风险评价与分析 | 第57-65页 |
5.2.1 作业区环境的危险分析 | 第57-62页 |
5.2.2 组织管理的风险评价分析 | 第62-63页 |
5.2.3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的风险分析 | 第63页 |
5.2.4 其他风险评价及分析 | 第63-65页 |
6. 张家埠新港作业区5万吨级通用泊位项目风险控制 | 第65-76页 |
6.1 风险控制理论概述 | 第65-66页 |
6.2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基本应对措施 | 第66-70页 |
6.2.1 风险回避 | 第66-68页 |
6.2.2 风险控制 | 第68页 |
6.2.3 风险转移 | 第68-69页 |
6.2.4 风险自留 | 第69-70页 |
6.3 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 第70-76页 |
6.3.1 设计风险应对措施 | 第70页 |
6.3.2 建设成本的不确定性成本 | 第70-72页 |
6.3.3 施工技术风险应对措施 | 第72页 |
6.3.4 材料设备风险应对措施 | 第72-73页 |
6.3.5 其他风险应对措施 | 第73-7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6-79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76-77页 |
7.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