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科学、科学研究论文--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论文--中国论文--地方科学研究事业论文

内蒙古自治区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2-13页
        1.4.1 创新点第12页
        1.4.2 不足之处第12-13页
第2章 民生科技的理论概述第13-19页
    2.1 民生科技的相关概念第13-15页
        2.1.1 民生与民生问题第13页
        2.1.2 科技与科技创新第13-15页
    2.2 民生科技的内涵及本质第15页
    2.3 发展民生科技的基本原则第15-17页
        2.3.1 公共性原则第15-16页
        2.3.2 优先性原则第16页
        2.3.3 人性化原则第16页
        2.3.4 实效性原则第16-17页
    2.4 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战略意义第17-19页
        2.4.1 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第17页
        2.4.2 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是矫正社会发展负面效应的必然选择第17页
        2.4.3 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第17-19页
第3章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民生科技的主要举措第19-26页
    3.1 人口健康领域发展民生科技的主要举措第19-21页
        3.1.1 组织开展卫生科技的宣传普及工作第19-20页
        3.1.2 努力推进卫生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第20页
        3.1.3 强化基层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第20-21页
        3.1.4 推进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第21页
    3.2 生态环境领域发展民生科技的主要举措第21-23页
        3.2.1 推广生态环保科技成果第21-22页
        3.2.2 开发饮用水的保障技术第22页
        3.2.3 发展大气污染检测技术第22-23页
    3.3 公共安全领域发展民生科技的主要举措第23-24页
        3.3.1 科技提升公共安全能力第23页
        3.3.2 科技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第23-24页
    3.4 农业科技领域发展民生科技的主要举措第24-26页
        3.4.1 农业科技扶贫第24页
        3.4.2 科技特派员制度第24-25页
        3.4.3 科技富民强县专项第25-26页
第4章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民生科技中存在的问题第26-30页
    4.1 民生科技的发展方向尚不明确第26页
    4.2 民生科技主体的创新动力不足第26-27页
    4.3 民生科技投入与推广力度不足第27-28页
    4.4 相关法规和审查机制尚待健全第28页
    4.5 民生科技评价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第28-30页
第5章 发展民生科技的国内外经验借鉴第30-35页
    5.1 发达国家发展民生科技的经验借鉴第30-32页
        5.1.1 美国发展民生科技的经验借鉴第30-31页
        5.1.2 德国发展民生科技的经验借鉴第31-32页
        5.1.3 日本发展民生科技的经验借鉴第32页
    5.2 国内其他地区发展民生科技的经验借鉴第32-35页
        5.2.1 山东省发展民生科技的经验借鉴第33页
        5.2.2 海南省发展民生科技的经验借鉴第33-35页
第6章 内蒙古自治区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对策第35-43页
    6.1 明确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民生科技的关键技术第35-36页
        6.1.1 人口健康领域发展民生科技的关键技术第35页
        6.1.2 生态环境领域发展民生科技的关键技术第35页
        6.1.3 公共安全领域发展民生科技的关键技术第35-36页
        6.1.4 农业生产领域发展民生科技的关键技术第36页
    6.2 构建多主体网状互动的“钻石型”发展模式第36-40页
        6.2.1 进一步明确民生科技创新主体第36-38页
        6.2.2 构建科技创新主体间合作网络第38-39页
        6.2.3 营造良好的民生科技创新环境第39-40页
    6.3 构建投入、过程、产出“三位一体”发展机制第40-43页
        6.3.1 适度倾斜的资源配置机制第40-41页
        6.3.2 适合区情的运营管理机制第41页
        6.3.3 适应需求的评价激励机制第41-43页
第7章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图像引导的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化疗在鼻咽癌治疗中靶区剂量分布变化研究和疗效分析
下一篇:XX地区个人特征信息网上运营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