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陀小说的创作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中原乡村的“浮世绘” | 第11-31页 |
第一节 停滞的乡村 | 第11-16页 |
一 衰败与萧条 | 第11-13页 |
二 封闭与停滞 | 第13-15页 |
三 麻木与冷漠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沉沦的乡村人 | 第16-21页 |
一 顺应传统的无知女性 | 第17-18页 |
二 受传统影响的知识女性 | 第18-19页 |
三 经历磨练的知识男性 | 第19-20页 |
四 挥霍钱财和生命的豪绅巨富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对悲剧人生存在的追问 | 第21-26页 |
一 宗法制社会的陋习 | 第21-23页 |
二 黑暗的社会现实 | 第23-25页 |
三 个人的生活经历 | 第25-26页 |
第四节 建立合理人性的思考 | 第26-31页 |
第二章 繁华都市的“社会相” | 第31-45页 |
第一节 西方现代思想冲击的都市 | 第31-37页 |
一 生态图景之一:消费的物质的都市 | 第31-33页 |
二 生态图景之二:欲望的都市 | 第33-35页 |
三 生态图景之三:虚伪、腐败、毁灭的都市 | 第35-37页 |
第二节 反都市态度的成因初探 | 第37-40页 |
第三节 都市小说的文化反思 | 第40-45页 |
一《结婚》对都市批判的现代性表现 | 第40-42页 |
二《上海手札》的现代性体验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文学作品 | 第47页 |
学术专著 | 第47-48页 |
单篇论文 | 第48-49页 |
学位论文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