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0页 |
1 研究缘起与研究视角 | 第10-13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标与问题 | 第11-12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2 公共领域的起源与发展 | 第13-18页 |
2.1 古典公共领域 | 第13-14页 |
2.2 近代公共领域 | 第14页 |
2.3 现代公共领域 | 第14-15页 |
2.4 公共领域理论发展路径及公共领域形成条件研究 | 第15页 |
2.5 传媒与公共领域关系的史学研究及网络公共领域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3 微博发展及特性研究 | 第18-22页 |
3.1 微博的发展 | 第18-20页 |
3.1.1. 微博在中国的发展 | 第18-20页 |
3.1.2 政务微博 | 第20页 |
3.1.3 微博实名制 | 第20页 |
3.2 微博的传播特性 | 第20-22页 |
3.2.1 微博平台的特征 | 第21页 |
3.2.2 微博用户的特征 | 第21-22页 |
4 微博公共领域现状研究 | 第22-37页 |
4.1 研究设计 | 第22页 |
4.2 微博平台使用现状分析 | 第22-29页 |
4.2.1 微博平台中公共事务呈现概况 | 第23-27页 |
4.2.2 关于公共事务的讨论状态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7-29页 |
4.3 微博用户使用行为调查分析 | 第29-37页 |
4.3.1. 微博使用基本情况概述 | 第29-31页 |
4.3.2 微博用户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分析 | 第31-33页 |
4.3.3 微博用户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分析 | 第33-36页 |
4.3.4 微博用户调查结论 | 第36-37页 |
5 微博舆论形成路径研究 | 第37-42页 |
5.1 样本选择 | 第37页 |
5.2 媒体传播概况 | 第37-38页 |
5.3 微博舆论形成路径探讨 | 第38-42页 |
6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