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金属卟啉及磁性金属卟啉复合物催化氧化木质素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木质素的结构与性质第11-15页
        1.2.1 木质素的化学结构第12-14页
        1.2.2 木质素的物化性质第14-15页
    1.3 木质素的分离与制备第15-16页
        1.3.1 碱木质素第15页
        1.3.2 酸木质素第15-16页
        1.3.3 有机溶剂木质素第16页
        1.3.4 酶解木质素第16页
    1.4 木质素的降解产物利用第16-18页
        1.4.1 芳香醛类第17-18页
        1.4.2 苯酚类第18页
        1.4.3 芳香酸类第18页
    1.5 金属卟啉的概述第18-22页
        1.5.1 金属卟啉的结构与性质第19-20页
        1.5.2 金属卟啉的催化氧化应用研究进展第20-22页
    1.6 选题目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1.6.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22页
        1.6.2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实验与表征方法第24-32页
    2.1 实验原料、仪器与试剂第24-26页
        2.1.1 实验原料制备第24-25页
        2.1.2 实验主要试剂第25-26页
        2.1.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第26页
    2.2 表征方法与技术第26-28页
        2.2.1 紫外吸收光谱(UV)第26-27页
        2.2.2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第27页
        2.2.3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7页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7页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7页
        2.2.6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第27-28页
        2.2.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第28页
    2.3 木质素氧化产物分析方法建立第28-32页
        2.3.1 待测样品的制备第28页
        2.3.2 标准样品的制备第28-29页
        2.3.3 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9-32页
第三章 金属卟啉的合成与表征第32-40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实验部分第32-36页
        3.2.1 合成原理第32-33页
        3.2.2 实验步骤第33-3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6-39页
        3.3.1 产物的 UV 分析第36-38页
        3.3.2 产物的 FT-IR 分析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金属卟啉催化氧化木质素的研究第40-52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实验部分第40-4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2-50页
        4.3.1 产物 GC-MS 分析第42-43页
        4.3.2 CPTPPM 催化氧化木质素研究结果讨论第43-47页
        4.3.3 CPTPPS_3M 催化氧化木质素研究结果讨论第47-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磁性金属卟啉的制备及其催化活性的研究第52-64页
    5.1 引言第52页
    5.2 实验部分第52-54页
        5.2.1 Fe_3O_4磁流体的制备第52页
        5.2.2 二氧化硅包覆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第52-53页
        5.2.3 金属卟啉固载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的制备第53页
        5.2.4 磁性金属卟啉催化氧化木质素第53-5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4-62页
        5.3.0 磁性金属卟啉复合物的合成第54-55页
        5.3.1 产物电镜分析第55-57页
        5.3.2 产物 XRD 分析第57页
        5.3.3 产物磁性分析第57-59页
        5.3.4 金属卟啉固载量的分析第59页
        5.3.5 产物红外光谱分析第59-61页
        5.3.6 产物紫外光谱分析第61页
        5.3.7 磁性金属卟啉催化氧化木质素第61-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1 全文总结第64-65页
    2 本文创新之处第65页
    3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附件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剂—煅烧联合改性湿氟石膏制备建筑石膏粉的研究
下一篇:某些有机添加剂对全钒液流电池正极电解液性能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