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6-19页 |
1.2.1 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 第16-17页 |
1.2.2 传感器网络特点 | 第17页 |
1.2.3 传感器网络基本构架及协议概述 | 第17-19页 |
1.3 ZigBee技术概述 | 第19-22页 |
1.3.1 ZigBee的技术特点 | 第19-20页 |
1.3.2 ZigBee协议栈 | 第20-21页 |
1.3.3 Zigbee网络安全需求 | 第21-22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ZigBee网络安全密钥的研究 | 第23-30页 |
2.1 密钥交换概述 | 第23页 |
2.2 密钥的建立、传输、请求与交换服务 | 第23-27页 |
2.2.1 建立密钥 | 第23-25页 |
2.2.2 密钥传输 | 第25-26页 |
2.2.3 密钥的请求服务 | 第26页 |
2.2.4 密钥转换服务 | 第26-27页 |
2.3 ZigBee网络密钥的更新 | 第27-28页 |
2.4 ZigBee网络密钥的恢复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ZigBee网络认证技术 | 第30-36页 |
3.1 认证协议概述 | 第30页 |
3.2 认证协议与认证技术 | 第30-31页 |
3.3 认证协议的分析 | 第31-32页 |
3.4 ZigBee安全体系与认证协议研究 | 第32-35页 |
3.4.1 ZigBee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 第32页 |
3.4.2 ZigBee信任中心应用概述 | 第32-33页 |
3.4.3 ZigBee认证过程 | 第33-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ZigBee网络的多级路由协议的研究 | 第36-44页 |
4.1 常用的ZigBee网络路由算法分析 | 第36-38页 |
4.1.1 AODVjr算法 | 第37-38页 |
4.1.2 Cluster-Tree算法简介 | 第38页 |
4.2 常见路由算法的改进策略 | 第38-40页 |
4.2.1 改进AODVjr算法的基本策略 | 第38-39页 |
4.2.2 Cluster-Tree算法的改进策略 | 第39-40页 |
4.3 一种基于AODVjr的簇树网络路由策略 | 第40-43页 |
4.3.1 簇的建立过程 | 第40-41页 |
4.3.2 路由过程的建立与维护 | 第41-42页 |
4.3.3 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新型安全路由算法的研究 | 第44-55页 |
5.1 恶意节点概述 | 第44页 |
5.2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典型的恶意节点检测方案分析 | 第44-46页 |
5.3 恶意节点的攻击方式 | 第46-47页 |
5.3.1 终端恶意节点攻击方式 | 第46页 |
5.3.2 路由恶意节点攻击方式 | 第46-47页 |
5.4 基于信誉模型及能量分级的低功耗多级路由算法研究 | 第47-54页 |
5.4.1 信誉度及安全度 | 第47-48页 |
5.4.2 信誉度,安全度计算 | 第48-49页 |
5.4.3 黑名单机制 | 第49页 |
5.4.4 能量分级 | 第49-50页 |
5.4.5 算法的实现 | 第50-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仿真及实际验证 | 第55-65页 |
6.1 NS2网络协议仿真平台 | 第55页 |
6.2 使用NS2进行仿真实验 | 第55-59页 |
6.3 硬件平台的搭建 | 第59-63页 |
6.3.1 终端节点的硬件设计 | 第59-60页 |
6.3.2 路由节点的设计 | 第60页 |
6.3.3 控制中心的设计 | 第60-62页 |
6.3.4 网络拓扑 | 第62-63页 |
6.4 硬件平台中的攻击实验 | 第63-6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