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LA的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的开发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分布式仿真技术 | 第13-15页 |
1.3.1 分布交互式仿真 | 第13-14页 |
1.3.2 聚合级仿真 | 第14页 |
1.3.3 高层体系结构 | 第14-15页 |
1.4 发展方向 | 第15页 |
1.5 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HLA模型体系结构 | 第17-26页 |
2.1 HLA简介 | 第17-19页 |
2.2 HLA接口规范 | 第19-23页 |
2.3 运行支撑环境RTI | 第23-25页 |
2.3.1 RTI的作用 | 第24页 |
2.3.2 RTI通讯方式及配置文件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第26-33页 |
3.1 系统硬件结构 | 第26-27页 |
3.2 系统软件结构 | 第27-30页 |
3.3 系统仿真范围和功能 | 第30-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设计与开发 | 第33-52页 |
4.1 培训仿真系统的联邦设计 | 第33-35页 |
4.1.1 联邦成员的组成 | 第33页 |
4.1.2 联邦成员的功能 | 第33-35页 |
4.2 FOM/SOM设计 | 第35-37页 |
4.3 培训仿真系统联邦执行生命周期 | 第37-41页 |
4.3.1 联邦执行的创建 | 第38-39页 |
4.3.2 联邦执行的存在 | 第39-41页 |
4.3.3 联邦执行的撤销 | 第41页 |
4.4 培训仿真系统中联邦成员的同步 | 第41-43页 |
4.5 培训仿真系统的事件处理 | 第43-46页 |
4.5.1 正常状态下的事件处理 | 第43-44页 |
4.5.2 故障状态下的事件处理 | 第44-46页 |
4.6 培训仿真系统的三维场景 | 第46-49页 |
4.6.1 电气设备三维模型的创建 | 第46-47页 |
4.6.2 电气设备三维模型的优化 | 第47-48页 |
4.6.3 电气设备模型导入VRP | 第48-49页 |
4.7 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的开发实现及其特点 | 第49-50页 |
4.8 数字化变电站的仿真 | 第50-51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的时间管理 | 第52-62页 |
5.1 HLA时间管理原理 | 第52-53页 |
5.2 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的时间管理策略 | 第53-54页 |
5.3 培训仿真系统的时间推进过程 | 第54-61页 |
5.3.1 正常状态 | 第55-57页 |
5.3.2 故障状态 | 第57-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 | 第70-71页 |
附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