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引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民间借贷行为是否落入基本权利保护范围 | 第12-21页 |
一、民间借贷行为概述 | 第12-18页 |
(一) 民间借贷的界定 | 第12-15页 |
(二) 我国民间借贷现状分析 | 第15-18页 |
二、宪法对民间借贷的保护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我国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 | 第21-24页 |
一、民间借贷行为的民法、行政法规定 | 第21-22页 |
二、刑法对民间借贷行为的规定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对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合宪性论证 | 第24-40页 |
一、目的正当性 | 第24-29页 |
(一) 金融秩序与金融安全 | 第24-27页 |
(二) 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 第27-29页 |
二、适当性原则 | 第29页 |
三、必要性原则 | 第29-35页 |
(一) 刑法的最后手段原则 | 第29-32页 |
(二) 刑法中集资诈骗罪的死刑规定 | 第32-34页 |
(三) 对集资诈骗罪立法史的考察 | 第34-35页 |
四、狭义的比例原则 | 第35-40页 |
(一) 刑罚规定集资诈骗罪所实现的公益效果 | 第35-37页 |
(二) 刑法规定集资诈骗罪对基本权利构成的侵害 | 第37-40页 |
第四章 比较法的分析 | 第40-42页 |
第五章 结论的应用 | 第42-47页 |
一、要做好民事诈骗和诈骗罪的区分,遵循先民后刑原则 | 第42-44页 |
二、对集资诈骗罪的解释要符合区域特点 | 第44-45页 |
三、对集资诈骗罪的解释要顺应立法趋势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