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施工组织与计划论文--施工计划管理论文--施工合同论文

建设工程项目黑白合同规制改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黑白合同的成因及其现象屡见不鲜第9页
        1.1.2 法律对黑白合同效力判定存在不同看法第9-10页
    1.2 问题的提出第10-15页
        1.2.1 现实问题第10-14页
        1.2.2 科学问题凝练第14页
        1.2.3 关键问题的确定第14-15页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第16-18页
        1.4.1 研究结构安排第16页
        1.4.2 技术路线图第16-18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8-27页
    2.1“黑白合同”成因研究现状第18-23页
        2.1.1 理论层面“黑白合同”成因研究第18-20页
        2.1.2 实践层面“黑白合同”成因研究第20-22页
        2.1.3“黑白合同”研究评述第22-23页
    2.2“黑白合同”效力研究现状第23-26页
        2.2.1 相关学者对“黑白合同”的概念界定各持己见第23-24页
        2.2.2 相关学者对“黑白合同”的效力认定看法不一第24-25页
        2.2.3“黑白合同”研究评述第25-26页
    2.3 文献综述及对本研究的启示第26-27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7-32页
    3.1 研究目标及范围第27-28页
        3.1.1 研究目标第27页
        3.1.2 研究范围第27-28页
    3.2 研究的整体框架第28-32页
        3.2.1“黑合同”与补充协议的差异性分析研究设计第28-29页
        3.2.2“黑合同”与补充协议对结算影响研究设计第29-30页
        3.2.3 嵌入契约自由思想的黑白合同规制改善研究的研究设计第30-32页
第四章 建设工程黑白合同边界分析第32-46页
    4.1 建设工程黑白合同内涵界定第32-38页
        4.1.1 建设工程黑白合同概念界定第32-34页
        4.1.2 建设工程黑白合同类型区分第34-38页
    4.2 建设工程黑白合同认定问题研究外延分析第38-43页
        4.2.1 黑白合同与补充协议差异性研究第38-42页
        4.2.2 合同变更与“黑白合同”辨析研究第42-43页
        4.2.3 黑白合同与违法招投标导致中标无效相关研究第43页
    4.3 建设工程项目黑白合同法律效力分析第43-46页
        4.3.1 必须进行招投标程序的黑白合同法律效力辨析第43-44页
        4.3.2 黑白合同非必须进行招投标项目法律效力辨析第44页
        4.3.3 违法招投标中黑白合同的法律效力分析第44-46页
第五章 建设工程黑白合同政府规制分析第46-62页
    5.1 建设工程黑白合同程序规制第46-49页
        5.1.1 以招标时点划分黑白合同的两种形式第46页
        5.1.2 招标后签订黑合同的法律效力分析第46-47页
        5.1.3 招标前签订黑合同的法律效力分析第47-49页
    5.2 建设工程黑白合同内容规制第49-59页
        5.2.1 实质性内容的范围界定第49-56页
        5.2.2 实质性内容改变的分类第56-59页
    5.3 建设工程黑白合同政府规制的局限第59-62页
        5.3.1 基于契约自由的黑白合同效力分析第59-61页
        5.3.2 基于“经济人假设”的黑白合同效力分析第61-62页
第六章 黑白合同规制改善研究第62-66页
    6.1 建设工程项目“黑白合同”的规制目标第62-64页
        6.1.1 黑白合同的危害第62-63页
        6.1.2 黑白合同的规制目标第63-64页
    6.2 建设工程黑白合同规制制度的完善第64-66页
        6.2.1 完善招标后的备案制度第65页
        6.2.2 基于合同内容的事后裁判制度第65-6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板式换热器板片结构参数对换热性能影响的分析
下一篇:城市供水管网瞬变流模型研究与应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