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渝东南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对页岩气成藏的控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1页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第8-9页
    1.3 存在问题第9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9页
    1.5 研究思路第9页
    1.6 完成的工作量第9-11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1-19页
    2.1 研究区位置第11-12页
    2.2 研究区地层及目的层系第12-16页
    2.3 研究区主要褶皱和断裂第16-19页
第3章 渝东南地区构造样式第19-38页
    3.1 主要构造样式类型第19-21页
    3.2 构造样式特征第21-38页
        3.2.1 箱状断背斜第21-22页
        3.2.2 碟形平缓向斜第22页
        3.2.3 对称宽缓向斜第22-23页
        3.2.4 侧卧宽缓向斜第23-33页
        3.2.5 紧闭向斜第33-35页
        3.2.6 高陡断褶皱第35页
        3.2.7 倒转向斜第35-38页
第4章 区域构造演化第38-43页
    4.1 中上扬子地区构造演化简史第38-39页
        4.1.1 震旦纪—早古生代构造演化阶段第38-39页
        4.1.2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构造演化阶段第39页
        4.1.3 晚三叠世—晚白垩世构造演化阶段第39页
        4.1.4 晚白垩世—今构造演化阶段第39页
    4.2 渝东南地区构造演化史第39-41页
    4.3 渝东南地区平衡剖面第41-43页
第5章 构造演化对页岩气成藏的控制第43-58页
    5.1 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性质第43-46页
        5.1.1 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相第43-44页
        5.1.2 有机质丰度第44页
        5.1.3 有机成熟度第44-45页
        5.1.4 孔隙度和渗透率第45-46页
        5.1.5 含水饱和度第46页
    5.2 页岩气保存的主控因素第46-50页
        5.2.1 区域盖层和顶底板第46-47页
        5.2.2 页岩的自身封闭性第47-48页
        5.2.3 构造完整性、封闭性和地形条件第48-50页
    5.3 构造演化对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的影响第50-58页
        5.3.1 埋藏演化特征第50-54页
        5.3.2 生/排烃史特征第54-58页
第6章 总结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特鲁瓦油田石炭系油藏碳酸盐岩储层综合评价
下一篇:基于真实形态的颗粒材料细观结构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