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最高人民法院1号指导案例折射出的“跳单”法律适用难题 | 第12-14页 |
(一) 最高人民法院1号指导案例基本案情 | 第12页 |
(二) 司法机关对于“跳单”行为的基本立场 | 第12-14页 |
(三) 指导案例遗留的法律适用问题 | 第14页 |
二、房屋买卖中介合同的法律性质 | 第14-20页 |
(一) 关于房屋买卖中介合同法律性质的学说 | 第14-16页 |
(二) 房屋买卖中介合同法律性质及效力 | 第16-20页 |
三、委托人“跳单”行为的构成要件与法律性质 | 第20-26页 |
(一) 委托人“跳单”行为的构成要件 | 第20-24页 |
(二) 委托人“跳单”行为的法律性质 | 第24-26页 |
四、被“跳单”居间人报酬请求权的相关问题 | 第26-43页 |
(一) 中介机构基于“跳单”行为求偿的请求权基础 | 第27-29页 |
(二) 不同类型居间行为下居间人报酬请求权的成立 | 第29-31页 |
(三) 禁止“跳单”条款的效力及其对“跳单”报酬请求权成立的影响 | 第31-42页 |
(四) 被“跳单”’的居间人报酬请求权的发生时点 | 第42-43页 |
五、合理规制“跳单”行为的基本路径 | 第43-50页 |
(一) 明确居间合同的基本类型及其委托期限 | 第44-45页 |
(二) 明确独家委托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 第45-47页 |
(三) 明确居间人告知义务的范围 | 第47-48页 |
(四) 明确居间人勤勉义务履行之标准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