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银行卡民事责任研究
|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9-18页 |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四)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一、克隆银行卡案例统计分析及问题揭示 | 第18-30页 |
| (一)克隆银行卡案件的统计分析 | 第18-27页 |
| (二)克隆银行卡案件中民事责任承担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 二、克隆银行卡的法律关系分析 | 第30-35页 |
| (一)持卡人与发卡行间的法律关系 | 第30-32页 |
| (二)持卡人和发卡行与特约商户间的法律关系 | 第32-34页 |
| (三)盗刷人与持卡人和发卡行的法律关系 | 第34-35页 |
| 三、克隆银行卡案件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35-37页 |
| (一)民事责任归责原则 | 第35页 |
| (二)克隆银行卡案件应该适用严格责任原则 | 第35-37页 |
| 四、克隆银行卡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 | 第37-43页 |
| (一)克隆银行卡应当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 第39-41页 |
| (二)银行卡承担举证责任后道德风险的思考 | 第41-43页 |
| 五、克隆银行卡民事责任制度构建的新展望 | 第43-46页 |
| (一)责任限制原则的适用 | 第43-44页 |
| (二)克隆银行卡民事责任分散机制 | 第44-46页 |
| 结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附录 | 第5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