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功能化荧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分析应用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32页
    1.1 复合材料简介第9-10页
    1.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第10-23页
        1.2.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0-12页
        1.2.2 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的应用第12-17页
            1.2.2.1 气体存储第12-13页
            1.2.2.2 气体的选择性吸附和分离第13-14页
            1.2.2.3 不对称催化第14页
            1.2.2.4 磁性材料第14-15页
            1.2.2.5 化学传感第15-17页
        1.2.3 荧光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第17-23页
            1.2.3.1 基于有机配体的发光MOFs第18-19页
            1.2.3.2 以稀土金属离子为中心的发光第19-20页
            1.2.3.3 电荷转移发光第20-21页
            1.2.3.4 客体诱导发光第21-22页
            1.2.3.5 发光MOFs材料的传感应用第22-23页
    1.3 金纳米簇(gold nanoclusters,Au-NCs)第23-28页
        1.3.1 Au-NCs的性质第23-24页
        1.3.2 金纳米簇(Au-NCs)的分析应用第24-28页
            1.3.2.1 环境分析第25-26页
            1.3.2.2 生命分析第26-27页
            1.3.2.3 荧光成像第27-28页
    1.4 碳点材料简介第28-31页
        1.4.1 碳点的定义第28页
        1.4.2 碳点的分析应用第28-31页
            1.4.2.1 环境分析第28-29页
            1.4.2.2 生命分析第29-30页
            1.4.2.3 生物成像第30-31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第31-32页
第二章 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及有机溶剂含水量双色荧光可视化传感器的构建第32-47页
    2.1 引言第32-33页
    2.2 实验部分第33-46页
        2.2.1 实验试剂第33页
        2.2.2 实验仪器第33-34页
        2.2.3 掺杂N,S元素的的碳点N,S-CDs的制备及表征第34-35页
            2.2.3.1 掺杂N,S元素的的碳点N,S-CDs的制备第34页
            2.2.3.2 透射电镜表征第34页
            2.2.3.3 紫外吸收及荧光光谱表征第34-35页
        2.2.4 Eu-MOFs以及Eu-MOFs/N,S-CDs制备与表征第35-39页
            2.2.4.1 Eu-MOFs的制备第35页
            2.2.4.2 Eu-MOFs/N,S-CDs的制备第35-36页
            2.2.4.3 结构表征第36-39页
                2.2.4.3.1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第36页
                2.2.4.3.2 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第36-37页
                2.2.4.3.3 红外光谱表征第37-38页
                2.2.4.3.4 X射线衍射图谱表征第38-39页
            2.2.4.4 吸附性能表征第39页
        2.2.5 基于功能化有机骨架材料构建有机溶剂含水量双色荧光可视化传感器第39-46页
            2.2.5.1 Eu-MOFs/N,S-CDs检测有机溶剂中水含量的机理探讨第39-42页
            2.2.5.2 乙醇含水量双色荧光可视化传感器的构建第42-43页
            2.2.5.3 线性区间考察及检测限第43-44页
            2.2.5.4 其他有机溶剂含水量的测定第44-46页
    2.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三章 双发射荧光材料RB-lys-CDs检测Fe~(3+)及含磷酸代谢产物ATP第47-56页
    3.1 引言第47-48页
    3.2 实验部分第48-55页
        3.2.1 实验试剂第48页
        3.2.2 实验仪器第48-49页
        3.2.3 双发射荧光复合材料RB-lys-CDs的制备第49-51页
            3.2.3.1 RB-lys-CDs的制备第49页
            3.2.3.2 透射电镜表征第49页
            3.2.3.3 红外光谱表征第49-50页
            3.2.3.4 光谱表征第50-51页
        3.2.4 RB-lys-CDs检测Fe~(3+)及含磷酸代谢产物ATP第51-52页
        3.2.5 实验条件优化第52-54页
            3.2.5.1 RB-lys-CDs浓度的考察第52-53页
            3.2.5.2 选择性的考察第53-54页
        3.2.6 线性区间考察及检测限第54-55页
            3.2.6.1 RB-lys-CDs荧光淬灭法检测Fe~(3+)的线性区间考察及检测限第54页
            3.2.6.2 RB-lys-CDs荧光恢复检测ATP的线性区间考察及检测限第54-55页
    3.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功能化荧光金纳米簇检测游离氯第56-64页
    4.1 引言第56-57页
    4.2 实验部分第57页
        4.2.1 实验试剂第57页
        4.2.2 实验仪器第5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7-63页
        4.3.1 谷胱甘肽功能化荧光金纳米簇的制备第57-58页
        4.3.2 ClO~-淬灭GSH-AuNCs荧光的机理研究第58-60页
        4.3.3 实验条件优化第60-63页
            4.3.3.1 GSH-AuNCs浓度的考察第60页
            4.3.3.2 溶液pH的考察第60-61页
            4.3.3.3 选择性的考察第61-62页
            4.3.3.4 线性区间考察及检测限第62-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4页
致谢第74-75页
作者简介第75-7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咪唑和苯并噻唑类二芳烯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下一篇:新型混过渡金属亚硒酸盐的合成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