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3.1 关于国际化经营持续时间的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3.1.1 国家间国际化经营持续时间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3.1.2 企业与国家间国际化经营持续时间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 第13-16页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1.4.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上市公司外商直接投资持续时间生存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6-25页 |
2.1 外商直接投资的微观层面理论 | 第16-19页 |
2.1.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16页 |
2.1.2 企业异质性模型 | 第16-17页 |
2.1.3 莫迪利安尼和米勒的MM价值理论 | 第17-18页 |
2.1.4 自由现金流量理论 | 第18-19页 |
2.2 外商直接投资的宏观层面理论 | 第19-20页 |
2.2.1 赫尔施模型 | 第19-20页 |
2.2.2 投资发展水平理论 | 第20页 |
2.3 生存分析理论 | 第20-25页 |
2.3.1 生存分析基础模型 | 第20-21页 |
2.3.2 Kaplan-Meier乘积限法 | 第21-22页 |
2.3.3 COX比例风险模型 | 第22-23页 |
2.3.4 Schoenfeld残差检验法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上市公司外商直接投资持续时间的指标选取与分析 | 第25-32页 |
3.1 上市公司外商直接投资持续时间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 | 第25-28页 |
3.1.1 微观层面的企业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第25-26页 |
3.1.1.1 企业生产率 | 第25页 |
3.1.1.2 每股收益 | 第25-26页 |
3.1.1.3 现金营运指数 | 第26页 |
3.1.2 宏观层面的东道国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第26-28页 |
3.1.2.1 国内生产总值 | 第26页 |
3.1.2.2 全员劳动生产率 | 第26-27页 |
3.1.2.3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 | 第27页 |
3.1.2.4 企业所得税率 | 第27-28页 |
3.2 上市公司外商直接投资持续时间生存分析的数据处理及描述 | 第28-32页 |
第四章 中国上市公司外商直接投资的整体生存分析 | 第32-37页 |
4.1 中国上市公司外商直接投资的整体Kaplan-Meier分析 | 第32-34页 |
4.2 全样本上市公司外商直接投资持续时间决定因素的实证检验 | 第34-36页 |
4.3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上市公司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层生存分析 | 第37-50页 |
5.1 上市公司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层Kaplan-Meier分析 | 第37-44页 |
5.1.1 微观分层样本Kaplan-Meier分析 | 第37-41页 |
5.1.1.1 国有性质微观分层分析 | 第38-39页 |
5.1.1.2 非国有性质微观分层分析 | 第39-41页 |
5.1.2 宏观分层样本Kaplan-Meier分析 | 第41-44页 |
5.1.2.1 与中国语言相通宏观分层分析 | 第42-43页 |
5.1.2.2 与中国语言不相通宏观分层分析 | 第43-44页 |
5.2 分层样本上市公司外商直接投资持续时间决定因素的实证检验 | 第44-48页 |
5.2.1 微观分层分析检验 | 第44-46页 |
5.2.2 宏观分层分析检验 | 第46-48页 |
5.3 小结 | 第48-50页 |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0-54页 |
1、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2、对策建议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介及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