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辛地区盐22区块砂砾岩体储层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6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构造特征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地层特征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沉积学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22页 |
|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8-20页 |
| ·古近系 | 第18-19页 |
| ·新近系 | 第19-20页 |
| ·区域构造演化 | 第20-22页 |
| ·三叠纪—挤压期 | 第20页 |
| ·侏罗—白垩世—裂陷期 | 第20-21页 |
| ·古近纪—断陷期 | 第21页 |
| ·新近纪—整体拗陷期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岩性岩相特征 | 第22-31页 |
| ·水下扇的基本岩相特征 | 第22-23页 |
| ·砾岩相类型 | 第22页 |
| ·研究区岩相特征 | 第22-23页 |
| ·砂砾岩体特征 | 第23-27页 |
| ·砂砾岩体地质特征 | 第23-26页 |
| ·砂砾岩体时空展布特点 | 第26页 |
| ·砂砾岩体的地震特征及识别模式 | 第26-27页 |
| ·重点井岩性剖面 | 第27-31页 |
| ·盐22-22 井岩性剖面 | 第27-28页 |
| ·盐22-斜1 井岩性剖面 | 第28页 |
| ·岩心及薄片观察 | 第28-31页 |
| 第四章 沉积相研究 | 第31-65页 |
| ·近岸水下扇概述 | 第32-34页 |
| ·近岸水下扇形成条件 | 第32页 |
| ·近岸水下扇的控制因素 | 第32-33页 |
| ·沉积模式 | 第33-34页 |
| ·单井相分析 | 第34-52页 |
| ·岩电对应模式 | 第34-37页 |
| ·单井相分析 | 第37-52页 |
| ·连井剖面相分析 | 第52-58页 |
| ·盐22-斜12 井—盐22-斜8 井剖面相特征 | 第53-54页 |
| ·盐22-斜1 井—盐22-斜8 井剖面相特征 | 第54-55页 |
| ·盐22-斜5 井—盐22-斜45 井剖面相特征 | 第55-57页 |
| ·盐22-42 井—盐22-43 井剖面相特征 | 第57页 |
| ·盐22-22 井—盐22-斜27 井剖面相特征 | 第57-58页 |
| ·平面相分析 | 第58-65页 |
| 第五章 砂砾岩分布特征 | 第65-71页 |
| ·砂砾岩扇体的时空分布 | 第65-66页 |
| ·古地貌与古气候控制扇体的时空展布 | 第65页 |
| ·构造运动强度控制扇体类型 | 第65页 |
| ·坡降度与沟、梁的发育密切相关 | 第65-66页 |
| ·砂砾岩厚度分布分析 | 第66-68页 |
| ·制约砂砾岩沉积演化的因素 | 第68-71页 |
| ·构造强度 | 第68-69页 |
| ·古气候对砂砾岩扇体的控制作用 | 第69页 |
| ·湖平面的相对升降变化对扇体的控制作用 | 第69-71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