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9-13页 |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9-11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三、本文写作思路和框架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克尔凯郭尔“公众”观产生的背景渊源和哲学地位 | 第13-31页 |
第一节 克尔凯郭尔“公众”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 | 第13-22页 |
一、时代背景 | 第13-15页 |
二、思想渊源 | 第15-22页 |
第二节“公众”观在克尔凯郭尔哲学中的地位 | 第22-31页 |
一、克尔凯郭尔的生存哲学 | 第22-25页 |
二、“公众”观在其生存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 第25-27页 |
三、个人经历对其“公众”观的影响 | 第27-31页 |
第二章 克尔凯郭尔“公众”观的基本内容、特点与缺陷 | 第31-45页 |
第一节 克尔凯郭尔“公众”观的基本内容 | 第31-35页 |
一、克尔凯郭尔对“公众”概念的界定 | 第31-32页 |
二、克尔凯郭尔所说的“公众”基本特征 | 第32-35页 |
三、公众性和个体性的对立 | 第35页 |
第二节 克尔凯郭尔“公众”观的特点 | 第35-38页 |
一、个体性:在批判“公众”的过程中突显个体地位 | 第36-37页 |
二、批判性:对易受大众传媒蛊惑的“公众”的批判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克尔凯郭尔“公众”观的理论缺陷 | 第38-45页 |
一、“公众”“群众”“个体”概念之间对应关系模糊 | 第39-43页 |
二、否认“公众”概念下人们觉醒的可能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克尔凯郭尔“公众”观对后来存在主义的影响及当代启示 | 第45-54页 |
第一节 对存在主义相关观念的影响 | 第45-50页 |
一、对雅斯贝尔斯群众观的影响 | 第46-48页 |
二、对加缪“群众”观的影响 | 第48-49页 |
三、对萨特“国民”观的影响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克尔凯郭尔“公众”观的当代启示 | 第50-54页 |
一、要关怀平均化盛行的当代社会中的个人 | 第50-52页 |
二、要正确处理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