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天线:按波段和波的传播方式分论文

基于波束波导的高功率微波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2 主要工作和贡献第13-14页
    1.3 主要内容及安排第14-15页
第二章 基本理论第15-20页
    2.1 基本理论第15-19页
        2.1.1 高斯波束理论及高斯基模耦合理论第15-16页
        2.1.2 高频分析法第16-19页
    2.2 波束波导天线系统的构成及优点第19-20页
第三章 TM01-TE11模式变换器的研究设计第20-26页
    3.1 模式变换器的基本原理第20-22页
    3.2 模式变换器的设计第22-23页
    3.3 对模式变换器进行改进第23-25页
    3.4 总结第25-26页
第四章 喇叭天线的设计及相位中心的确定第26-36页
    4.1 波束波导对喇叭天线的要求第26页
    4.2 高斯馈源的设计第26-34页
        4.2.1 波纹TE11-HE11模式变换器第26-31页
        4.2.2 双模喇叭第31-34页
    4.3 喇叭相位中心的确定第34-35页
    4.4 总结第35-36页
第五章 波束波导的设计第36-41页
    5.1 波束波导中不同反射镜的作用分析第36-37页
    5.2 三镜面波束波导设计仿真第37-40页
    5.3 总结第40-41页
第六章 双反射面天线的修正第41-53页
    6.1 双反射面天线简介第41-42页
    6.2 双抛物面天线原理第42-43页
    6.3 双反射面天线修正三原则第43-45页
    6.4 双反射面天线入射场与出射场关系第45-50页
    6.5 双反射面修正对效率的提升第50-52页
    6.6 总结第52-53页
第七章 波束波导天线系统整体设计仿真第53-63页
    7.1 原有波束波导天线系统分析第53-55页
    7.2 整体系统设计和仿真第55-62页
    7.3 总结第62-63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4页
    8.1 本文工作总结第63页
    8.2 后续及展望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成果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C-AE协议的交换机端口电路设计
下一篇:S波段多通道数字T/R组件测试系统原理与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