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外科学各论论文--心脏血管和淋巴系外科学论文--心脏论文

迷走神经刺激后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录第1-5页
摘要第5-13页
ABSTRACT第13-23页
前言第23-27页
第1部分:迷走神经刺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最佳干预时间的研究第27-48页
   ·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与迷走神经电刺激的制备第27-29页
   ·实验设计背景、分组和方案第29-30页
   ·实验检测项目第30-34页
   ·数据分析第34页
   ·实验结果第34-47页
   ·结论第47-48页
第2部分:联合应用迷走神经刺激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第48-60页
   ·实验设计背景、分组和方案第48-49页
   ·实验检测项目数据分析第49页
   ·实验结果第49-58页
   ·结论第58-60页
第3部分:PI3K/AKT和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在迷走神经刺激后处理及联合应用迷走神经刺激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机制中的地位的研究第60-69页
   ·实验设计和操作流程第60-61页
   ·迷走神经刺激后处理、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联合应用迷走神经刺激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区心肌组织和非缺血区心肌组织Akt和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第61-64页
   ·迷走神经刺激后处理、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联合应用迷走神经刺激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组织Akt和STAT3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第64-68页
   ·结论第68-69页
讨论第69-109页
 一、关于研究背景和实验设计问题第69-77页
 二、对第1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第77-88页
 三、对第2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第88-94页
 四、对第3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第94-105页
 五、本实验结果的临床意义第105-106页
 六、本实验研究的不足第106-109页
全文总结第109-111页
文献综述:迷走神经刺激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第111-141页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114页
 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致病机制第114-130页
 二、迷走神经的炎症调节功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相关研究进展第130-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77页
附录第177-220页
 附录一:英文缩略语集注第177-180页
 附录二:论文图表第180-218页
 附录三:本实验应用的主要仪器和设备第218-219页
 附录四:本实验应用的主要实验试剂和试剂盒第219-220页
致谢第220-221页
个人简历第221-229页

论文共2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联合应用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和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构建同种异体组织工程骨及修复大动物骨缺损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