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Geldart B类颗粒团聚特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流态化基本知识 | 第11-13页 |
1.2.1 颗粒分类 | 第11-12页 |
1.2.2 流态化流型分类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提升管内气固流动规律 | 第13-14页 |
1.3.2 颗粒团聚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 本章小结及论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1 本章小结 | 第17页 |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实验与数据处理 | 第18-30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18-23页 |
2.1.1 循环流化床装置 | 第18-19页 |
2.1.2 检测设备 | 第19-21页 |
2.1.3 物料颗粒特性 | 第21-22页 |
2.1.4 实验工况 | 第22-23页 |
2.2 分析方法 | 第23-28页 |
2.2.1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3-25页 |
2.2.2 团聚物的识别 | 第25-28页 |
2.2.3 团聚物特征参数 | 第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高通量提升管内树脂颗粒团聚特性 | 第30-41页 |
3.1 验证树脂为物料时的流动状态 | 第30-31页 |
3.2 团聚物颗粒浓度 | 第31-34页 |
3.2.1 团聚物颗粒浓度的分布规律 | 第31页 |
3.2.2 循环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3 表观气速的影响 | 第32-34页 |
3.3 团聚物频率 | 第34-36页 |
3.3.1 团聚物频率的分布规律 | 第34-35页 |
3.3.2 循环量的影响 | 第35页 |
3.3.3 表观气速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 团聚物持续时间 | 第36-39页 |
3.4.1 团聚物持续时间的分布规律 | 第36-37页 |
3.4.2 循环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3 表观气速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高通量/高密度提升管内石英砂颗粒团聚特性 | 第41-55页 |
4.1 提升管内石英砂的流动状态 | 第41页 |
4.2 团聚物颗粒浓度 | 第41-45页 |
4.2.1 团聚物颗粒浓度的分布规律 | 第41-42页 |
4.2.2 循环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3 表观气速的影响 | 第43-45页 |
4.3 团聚物频率 | 第45-47页 |
4.3.1 团聚物频率的分布规律 | 第45页 |
4.3.2 循环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3 表观气速的影响 | 第46-47页 |
4.4 团聚物持续时间 | 第47-50页 |
4.4.1 团聚物持续时间的分布规律 | 第47-48页 |
4.4.2 循环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4.4.3 表观气速的影响 | 第49-50页 |
4.5 高通量与高通量/高密度状态团聚特性比较 | 第50-53页 |
4.5.1 团聚物颗粒浓度比较 | 第50-52页 |
4.5.2 团聚物频率比较 | 第52页 |
4.5.3 团聚物持续时间比较 | 第52-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结论 | 第55页 |
5.2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