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论文背景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 预备知识 | 第10-16页 |
1.2.1 动力系统中分岔理论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2 几种基本的分岔介绍 | 第11-16页 |
1.3 本文的结构 | 第16-17页 |
2 Holling类生物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分析 | 第17-24页 |
2.1 食饵带收获项的情形 | 第17-22页 |
2.2 捕食者带收获项的情形 | 第22-24页 |
3 Holling类生物模型的几种余维1分岔现象 | 第24-34页 |
3.1 鞍结分岔(Saddle Node Bifurcation) | 第24-26页 |
3.1.1 食饵带收获模型的鞍结分岔 | 第24页 |
3.1.2 捕食者带收获模型的鞍结分岔 | 第24-26页 |
3.2 Hopf分岔 | 第26-34页 |
3.2.1 食饵带收获模型的Hopf分岔 | 第26-32页 |
3.2.2 捕食者带收获模型的Hopf分岔 | 第32-34页 |
4 Holling类生物模型的几种余维2分岔现象 | 第34-47页 |
4.1 Generalized Hopf(Bautin)分岔 | 第34-36页 |
4.2 Bogdanov-Takens分岔 | 第36-47页 |
4.2.1 食饵带收获模型的Bogdanov-Takens分岔 | 第36-40页 |
4.2.2 捕食者带收获模型的Bogdanov-Takens分岔 | 第40-47页 |
5 Holling类生物模型的余维3分岔现象 | 第47-52页 |
5.1 退化的Bogdanov-Takens分岔 | 第47-52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