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外源技术对我国发明专利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外源技术的含义第13-14页
    1.3 文献综述第14-20页
        1.3.1 关于外源技术第14-17页
        1.3.2 关于发明专利第17页
        1.3.3 关于外源技术与发明专利第17-19页
        1.3.4 文献评述第19-20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第20-22页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0-21页
        1.4.2 创新之处第21-22页
第2章 外源技术对我国发明专利影响的机理分析第22-29页
    2.1 外源技术影响我国发明专利的理论基础第22-24页
        2.1.1 技术差距论第22-23页
        2.1.2 “干中学”第23页
        2.1.3 技术外溢第23-24页
    2.2 外源技术引进效果的影响因素第24-26页
        2.2.1 研发投入第24页
        2.2.2 技术消化改造能力第24-25页
        2.2.3 人力资本水平第25页
        2.2.4 贸易开放度第25-26页
    2.3 外源技术对我国发明专利的效应第26-29页
        2.3.1 技术进步第26-27页
        2.3.2 研发替代第27页
        2.3.3 知识规模第27-29页
第3章 外源技术对我国发明专利影响的现状分析第29-38页
    3.1 外源技术的现状描述和主要特征第29-31页
        3.1.1 外源技术指标的测算方法第29-30页
        3.1.2 技术合同引进现状与行业差异第30页
        3.1.3 FDI、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现状与行业差异第30-31页
    3.2 发明专利的现状描述和主要特征第31-35页
        3.2.1 专利发展整体情况第31-33页
        3.2.2 发明专利行业差异第33-35页
    3.3 外源技术对发明专利的贡献第35-37页
        3.3.1 行业层面外源技术贡献率的测算第35页
        3.3.2 外源技术与发明专利的关联性分析第35-37页
    3.4 我国引进外源技术存在的问题第37-38页
第4章 外源技术影响我国发明专利的实证分析第38-50页
    4.1 论模型设定第38-39页
    4.2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第39-41页
        4.2.1 变量设计与指标选取第39-41页
        4.2.2 数据来源说明第41页
    4.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第41-49页
        4.3.1 整体初步估计结果第41-43页
        4.3.2 行业的分析第43-45页
        4.3.3 动态系统分析第45-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政策建议第50-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合长寿风险的消费者分担模式研究
下一篇:公共建设项目中工期延迟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布基纳法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