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血压异常论文--低血压论文

脊髓灰质侧角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参与急性低血压诱发的前庭性血压调控机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9-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1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5-22页
    2.1 材料第15-18页
        2.1.1 实验动物第15页
        2.1.2 实验仪器第15-16页
        2.1.3 实验药品与试剂第16-17页
        2.1.4 实验用溶液配制第17-18页
    2.2 实验方法第18-21页
        2.2.1 实验分组及设计第18页
        2.2.2 制备压力感受器破坏模型第18-19页
        2.2.3 血压测定第19页
        2.2.4 脊髓T4-7区定位和药物注射第19页
        2.2.5 组织灌流和固定第19-20页
        2.2.6 切片第20页
        2.2.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20-21页
    2.3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第21-22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22-27页
    3.1 破坏压力感受器(SAD)动物的身体状态第22页
    3.2 脊髓灰质侧角区注射药物对血压的影响第22-23页
    3.3 脊髓灰质侧角区Glu离子型受体对急性低血压兴奋肾上腺髓质神经元的影响第23-27页
        3.3.1 脊髓灰质侧角区注射Glu受体阻断剂对急性低血压效应的影响第23-25页
        3.3.2 脊髓灰质侧角区注射Glu受体激动剂对肾上腺髓质内神经元活动的影响第25-27页
第四章 讨论第27-31页
第五章 结论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6页
文献综述第36-47页
    参考文献第42-47页
致谢第47-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吉市城乡居民糖尿病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对比分析
下一篇: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CD39~+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与IL-10、IL-17浓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