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1 湿地脆弱性的产生与发展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外湿地脆弱性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区概况 | 第13-15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湿地景观格局脆弱性理论与方法 | 第16-22页 |
2.1 湿地景观格局脆弱性理论 | 第16-20页 |
2.1.1 湿地景观格局研究理论 | 第16页 |
2.1.2 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 第16-19页 |
2.1.3 景观脆弱度指数的改进 | 第19-20页 |
2.2 空间关联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2.2.1 全局Moran'sⅠ系数 | 第20页 |
2.2.2 局部Moran'sⅠ系数 | 第20-22页 |
3 基于GIS/RS的湿地景观格局数据提取 | 第22-29页 |
3.1 景观格局指数提取 | 第22-24页 |
3.1.1 数据来源 | 第22页 |
3.1.2 湿地景观分类 | 第22-24页 |
3.2 评价单元的划分 | 第24-25页 |
3.3 景观格局指数提取 | 第25-29页 |
4 湿地景观格局脆弱性多尺度分析—以辽河三角洲为例 | 第29-41页 |
4.1 时间尺度变化分析 | 第29-33页 |
4.1.1 景观格局的时间尺度变化分析 | 第29-31页 |
4.1.2 景观格局脆弱性的时间尺度变化分析 | 第31-33页 |
4.2 空间尺度变化分析 | 第33-36页 |
4.2.1 景观格局的空间尺度变化分析 | 第33-35页 |
4.2.2 景观格局脆弱性的空间尺度分析 | 第35-36页 |
4.3 湿地景观格局脆弱性空间关联分析 | 第36-41页 |
4.3.1 全局自相关分析 | 第36-38页 |
4.3.2 局部自相关分析 | 第38-4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1-44页 |
5.1 结论 | 第41-42页 |
5.2 创新点 | 第42页 |
5.3 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