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一 绪论 | 第10-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10-11页 |
(三)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二 河岭村概况和文化背景 | 第12-17页 |
(一) 河岭村概况 | 第12-14页 |
1. 基本情况 | 第12页 |
2. 资源禀赋 | 第12页 |
3. 优势主导产业 | 第12-13页 |
4. 改革开放前后河岭村的变化 | 第13-14页 |
(二) 河岭村文化背景 | 第14-17页 |
1. 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文化 | 第14-15页 |
2. 光辉灿烂的老区红色文化 | 第15页 |
3. 得天独厚的湖区生态文化 | 第15页 |
4. 独具特色的水乡民间文化 | 第15-16页 |
5. 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第16-17页 |
三 河岭村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 第17-22页 |
(一) 乡风文明发生积极变化 | 第17-18页 |
1. 以前河岭村的乡风文明情况 | 第17页 |
2. 当前河岭村的乡风文明情况 | 第17-18页 |
(二) 农民致富愿望普遍增强,当前河岭村村民人均收入情况 | 第18-20页 |
1. 当前河岭村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 | 第19页 |
2. 当前河岭村村民消费结构和教育、卫生以及保险情况 | 第19-20页 |
(三) 普遍增强的农民遵纪守法意识 | 第20页 |
(四) 党的政策对河岭村的积极影响 | 第20页 |
(五) 年轻劳动力走出农村就业 | 第20-21页 |
(六) 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 第21-22页 |
四 湖北省仙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对河岭村文化建设的影响 | 第22-24页 |
(一) 仙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 第22-23页 |
1. 特色农业不断壮大 | 第23页 |
2. 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 | 第23页 |
(二) 仙洪试验区对河岭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 第23-24页 |
五 当前河岭村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24-30页 |
(一) 当前河岭村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7页 |
1. 农村文化发展的步伐不快 | 第24-25页 |
2. 大操大办现象屡见不鲜、礼尚往来开支大 | 第25页 |
3. 农村文化设施还需加强建设 | 第25页 |
4. 积极和创造性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多 | 第25-27页 |
5. 留守家庭所占比例太大 | 第27页 |
(二)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1. 基层干部认识上有偏差 | 第27-28页 |
2. 宣传教育手段单一 | 第28页 |
3. 资金投入不到位 | 第28页 |
4. 农民自身的文化建设主观能动性不高,影响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不快 | 第28-29页 |
5. 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 第29-30页 |
六 促进河岭村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 第30-32页 |
(一) 提高农民收入和加大生产投入 | 第30页 |
(二) 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农家书屋的建设 | 第30页 |
(三) 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 第30-31页 |
(四) 健全文化设施,强化活动载体,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 | 第31页 |
(五) 形成常态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文艺骨干作用 | 第31-32页 |
七 加强河岭村文化建设对促进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 第32-33页 |
八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