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代谢机制研究 | 第10-25页 |
一、研究标准 | 第10-12页 |
(一) 诊断标准 | 第10页 |
(二) 中医肝阳上亢证辨证标准 | 第10-11页 |
(三) 试验病例标准 | 第11-12页 |
二、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血浆HPLC-TRAP MS代谢组学研究 | 第12-18页 |
(一) 实验对象 | 第12页 |
(二)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12页 |
(三) 实验方法 | 第12-14页 |
(四) 研究结果 | 第14-18页 |
(五) 结论 | 第18页 |
三、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血浆HPLC-TOF MS代谢组学研究 | 第18-25页 |
(一) 实验对象 | 第18页 |
(二)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18页 |
(三) 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四) 研究结果 | 第19-24页 |
(五) 结论 | 第24-25页 |
平肝方药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干预研究 | 第25-37页 |
一、研究标准 | 第25-29页 |
(一) 诊断标准 | 第25页 |
(二) 中医肝阳上亢证辨证标准 | 第25-27页 |
(三) 试验病例标准 | 第27-28页 |
(四)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8-29页 |
(五) 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29页 |
(六) 中止试验标准 | 第29页 |
二、临床资料及研究方法 | 第29-32页 |
(一) 入选病例一般情况 | 第29-30页 |
(二) 治疗方法 | 第30-31页 |
(三) 临床疗效观测指标及方法 | 第31-32页 |
(四) 统计学方法 | 第32页 |
三、研究结果 | 第32-37页 |
(一) 安全性观测结果 | 第32-33页 |
(二) 降压疗效结果 | 第33-36页 |
(三) 治疗前后血脂血糖疗效比较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51页 |
一、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代谢机制研究 | 第37-43页 |
(一) 代谢组学的含义 | 第37页 |
(二) 代谢组学的优点 | 第37-38页 |
(三) 代谢组学的分类 | 第38页 |
(四) 代谢组学的分析技术 | 第38-42页 |
(五) 代谢组学在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证侯实证研究中的应用 | 第42-43页 |
(六) 小结 | 第43页 |
二、平肝方药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干预研究 | 第43-51页 |
(一)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病因病机 | 第43-44页 |
(二)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 | 第44页 |
(三) 平肝方药的组成 | 第44-48页 |
(四) 平肝方药疗效分析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综述 | 第55-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详细摘要 | 第6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