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河北省城市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思路第10-15页
        1.2.1 研究框架第11-12页
        1.2.2 研究内容第12页
        1.2.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2-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15-27页
    2.1 城市承载力概念的研究第15-16页
    2.2 城市承载力研究综述第16-20页
        2.2.1 资源承载力研究综述第16-17页
        2.2.2 基础设施承载力研究综述第17-18页
        2.2.3 环境承载力研究综述第18页
        2.2.4 城市承载力的评价方法综述第18-19页
        2.2.5 研究述评第19-20页
    2.3 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理论基础第20-27页
        2.3.1 系统科学论第20-22页
        2.3.2 人地系统理论第22-24页
        2.3.3 资源稀缺理论第24-25页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5-26页
        2.3.5 短板理论第26-27页
第三章 河北省城市承载力的基础条件分析第27-33页
    3.1 河北省社会经济条件第27-30页
        3.1.1 人口概况第27-28页
        3.1.2 经济及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第28-29页
        3.1.3 市政设施第29-30页
    3.2 河北省的资源及环境条件第30-33页
        3.2.1 自然资源现状第30-31页
        3.2.2 环境质量现状第31-33页
第四章 城市承载力评价模型建立第33-43页
    4.1 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方法的选择第33-34页
    4.2 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第34-36页
    4.3 评价指标的选取第36-40页
        4.3.1 选取原则第36-37页
        4.3.2 指标的选取第37-40页
    4.4 城市承载力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第40-41页
    4.5 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河北省城市承载力实证评价第43-67页
    5.1 城市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第43-44页
    5.2 河北省各市城市承载状态的计算第44-56页
        5.2.1 确定指标的权重第44-46页
        5.2.2 城市承载状态的确定第46-50页
        5.2.3 河北省城市承载力三个坐标轴的承载状态第50-56页
    5.3 河北省整体区域综合承载状态的计算第56-66页
        5.3.1 确定指标的权重第56-58页
        5.3.2 河北省区域承载状态的计算第58-60页
        5.3.3 河北省区域承载力分轴数据处理第60-66页
    5.4 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对策建议第67-71页
    6.1 高效利用资源,提升资源承载力第67页
    6.2 加强生态环境和保护,提高环境承载力第67-68页
    6.3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的协调能力第68-69页
    6.4 增强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提高科技协调力第69页
    6.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承载力第69-7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71页
    7.2 局限和不足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附录A第77-80页
附录B第80-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环境认知及成长背景差异对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