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符号使用说明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7页 |
1.1.1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概念 | 第13-15页 |
1.1.2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控制面性能和可扩展性问题 | 第15-16页 |
1.1.3 解决性能和可扩展性问题的途径:部署与组网研究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8页 |
1.2.1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2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控制面研究现状 | 第19-25页 |
1.2.3 控制器部署与组网问题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1.2.4 控制器部署与组网问题研究的不足 | 第27-28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论文结构 | 第28-32页 |
1.3.1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8-30页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30-32页 |
第二章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控制器的最小覆盖方法研究 | 第32-44页 |
2.1 数据中心拓扑结构 | 第32-34页 |
2.1.1 数据中心拓扑结构分析 | 第32-33页 |
2.1.2 随机正则数据中心拓扑 | 第33-34页 |
2.2 控制器的最小覆盖问题 | 第34-36页 |
2.2.1 单个控制器覆盖问题 | 第34-35页 |
2.2.2 最小覆盖问题分析 | 第35页 |
2.2.3 最小覆盖问题模型 | 第35-36页 |
2.3 控制器的最小覆盖算法 | 第36-40页 |
2.3.1 最小覆盖算法设计 | 第36-39页 |
2.3.2 最小覆盖算法性能分析 | 第39-40页 |
2.4 最小覆盖算法性能评估 | 第40-42页 |
2.4.1 数据中心规模的影响 | 第40-41页 |
2.4.2 控制器能力的影响 | 第41-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控制器的最小容错覆盖方法研究 | 第44-51页 |
3.1 控制器的最小容错覆盖问题 | 第44-46页 |
3.1.1 最小容错覆盖问题分析 | 第44-45页 |
3.1.2 最小容错覆盖问题数学模型 | 第45-46页 |
3.2 最小容错覆盖算法设计 | 第46-47页 |
3.3 最小容错覆盖算法性能评估 | 第47-50页 |
3.3.1 新增控制器的数量 | 第48-49页 |
3.3.2 失效控制器的影响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控制器的最小代价同步方法研究 | 第51-58页 |
4.1 控制器的最小代价同步问题 | 第51-52页 |
4.2 最小代价同步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52-53页 |
4.3 最小代价同步算法设计 | 第53-56页 |
4.4 最小代价同步算法性能评估 | 第56-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控制器的组网问题研究 | 第58-66页 |
5.1 控制器组网问题分析 | 第58-59页 |
5.2 控制器网络性能评价指标 | 第59-60页 |
5.3 控制器网络拓扑结构选择 | 第60-64页 |
5.3.1 可选的网络拓扑结构 | 第60-62页 |
5.3.2 网络拓扑结构的性能比较 | 第62-64页 |
5.4 控制器网络构建与扩展 | 第64-65页 |
5.4.1 控制器网络的构建方法 | 第64页 |
5.4.2 控制器网络的扩展方法 | 第64-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9页 |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66-6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6-77页 |
附录A 论文中数学模型所用符号说明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