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β-环糊精的新型三元共聚物阻垢剂的制备与机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水垢概述 | 第11-15页 |
1.2.1 水垢的形成 | 第11页 |
1.2.2 水垢的晶体形态 | 第11-12页 |
1.2.3 水垢的危害 | 第12-13页 |
1.2.4 水垢的控制 | 第13-15页 |
1.3 阻垢剂的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1.3.1 阻垢剂的分类 | 第15页 |
1.3.2 阻垢剂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3.3 缓蚀作用 | 第19-20页 |
1.3.4 基于β-环糊精的阻垢剂简介 | 第20-21页 |
1.4 阻垢机理 | 第21-23页 |
1.4.1 阻垢机理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4.2 阻垢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合成及阻垢性能研究 | 第25-47页 |
2.1 合成反应方案 | 第25-29页 |
2.1.1 聚合反应机理 | 第25-26页 |
2.1.2 聚合反应方法的选择 | 第26-27页 |
2.1.3 合成条件 | 第27-29页 |
2.1.4 合成路线 | 第29页 |
2.2 合成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9-30页 |
2.2.2 实验步骤 | 第30页 |
2.3 产物性能指标实验方法 | 第30-37页 |
2.3.1 转化率测试实验 | 第30-33页 |
2.3.2 阻垢性能测试实验 | 第33-37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7-46页 |
2.4.1 反应单体投加顺序 | 第37-38页 |
2.4.2 引发剂用量 | 第38-40页 |
2.4.3 单体配比 | 第40-42页 |
2.4.4 反应温度 | 第42-43页 |
2.4.5 反应时间 | 第43-44页 |
2.4.6 滴加时间 | 第44-4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3章 表征及阻垢机理 | 第47-56页 |
3.1 表征 | 第47-51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3.1.2 实验原理 | 第47页 |
3.1.3 实验步骤 | 第47页 |
3.1.4 结果分析 | 第47-51页 |
3.2 阻垢机理 | 第51-54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51页 |
3.2.2 实验原理 | 第51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51-52页 |
3.2.4 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缓蚀性能及机理 | 第56-64页 |
4.1 缓蚀实验 | 第56-59页 |
4.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56-57页 |
4.1.2 药品配制方法 | 第57页 |
4.1.3 实验原理 | 第57页 |
4.1.4 实验步骤 | 第57-58页 |
4.1.5 缓蚀率的计算 | 第58-59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9-61页 |
4.2.1 药剂投量及pH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4.2.2 温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 缓蚀机理 | 第61-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第64-66页 |
5.1 结论 | 第64-65页 |
5.2 建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