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现有研究成果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研究取材及创新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传统继承制度立法渊源 | 第15-22页 |
第一节 传统宗祧继承制度 | 第15-18页 |
一 立嫡规定 | 第16页 |
二 立嗣规定 | 第16-18页 |
第二节 传统财产继承制度 | 第18-22页 |
一 亲子财产继承 | 第18-20页 |
二 户绝财产继承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大理院民事判例法源 | 第22-28页 |
第一节 现行刑律民事有效部分 | 第23页 |
第二节 民事习惯 | 第23-25页 |
第三节 条理及其表现形式 | 第25-28页 |
(一)《大清民律草案》 | 第25-27页 |
(二)民事判例、解释例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大理院民事裁判中的立嗣诉讼案件 | 第28-37页 |
第一节 争继纠纷 | 第28-33页 |
一 “爱继”与“应继”的矛盾 | 第29-31页 |
二 异姓承嗣纠纷 | 第31-33页 |
第二节 继父母与继子的权责纠纷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废继纠纷 | 第34-37页 |
第五章 大理院民事裁判中的财产分配诉讼案件 | 第37-44页 |
第一节 亲子之间分产纠纷 | 第37-41页 |
一 亲子之间“家产”与“私产”的纠纷 | 第37-39页 |
二 “诸子均分”的纠纷 | 第39-41页 |
第二节酌分财产份额的纠纷 | 第41-44页 |
第六章 民国初年继承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 第44-55页 |
第一节 民初继承制度的特点 | 第44-52页 |
一 民初继承制度的守旧 | 第44-48页 |
二 民初继承制度的创新 | 第48-52页 |
第二节 大理院的司法实践对《民国民律草案·继承编》制定的影响 | 第52-55页 |
一 《民国民律草案》制定背景 | 第52页 |
二 《民国民律草案·继承编》吸收大理院民事判例的体现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