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1.1 文字识别诱发的识别电位 | 第12-18页 |
1.1.1 诱发识别电位的范式 | 第12-15页 |
1.1.2 记录RP的位置以及可能的发生源 | 第15-16页 |
1.1.3 识别电位所反映的心理过程 | 第16-18页 |
1.2 文字诱发的N170 | 第18-19页 |
1.2.1 诱发N170的范式 | 第18页 |
1.2.2 记录N170的位置以及可能的发生源 | 第18页 |
1.2.3 N170所反映的心理过程 | 第18-19页 |
1.3 总结 | 第19-21页 |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案 | 第21-29页 |
2.1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2.1.1 在对RP进行功能解释时没有考虑RP的位置 | 第21页 |
2.1.2 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RP和N170是不同的ERP | 第21-22页 |
2.1.3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RSS范式能提高信噪比 | 第22页 |
2.2 我们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2.2.1 研究问题 | 第22-23页 |
2.2.2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2.3. 研究假设 | 第23-24页 |
2.4. 实验方案 | 第24-29页 |
2.4.1 实验一思路 | 第24-25页 |
2.4.2 实验二思路 | 第25-26页 |
2.4.3 工具 | 第26-27页 |
2.4.4 实验刺激选择 | 第27-29页 |
3 实验研究 | 第29-49页 |
3.1 实验一:N170和RP的同质性实验 | 第29-38页 |
3.1.1 实验目的 | 第29页 |
3.1.2 材料和方法 | 第29-31页 |
3.1.3 脑电记录与分析 | 第31-33页 |
3.1.4 实验结果 | 第33-38页 |
3.2 实验二:RSS范式效度实验 | 第38-49页 |
3.2.1 实验目的 | 第38页 |
3.2.2 方法 | 第38-40页 |
3.2.3 脑电记录与分析 | 第40-41页 |
3.2.4 实验结果 | 第41-49页 |
4 综合讨论与结论 | 第49-56页 |
4.3 总论 | 第53-54页 |
4.4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