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树生态监测与评价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古树研究工作进展 | 第9-13页 |
| ·古树普查建档与信息管理 | 第9-10页 |
| ·古树衰败原因分析 | 第10-12页 |
| ·古树健康仪器诊断 | 第12页 |
| ·古树的复壮措施 | 第12-13页 |
| ·英国古树资源分类 | 第13-14页 |
| ·古树(Ancient tree) | 第13页 |
| ·老树(Veteran tree) | 第13-14页 |
| ·名木(Heritage tree) | 第14页 |
| ·大树(Notable tree) | 第14页 |
| ·冠军树(Champion tree) | 第14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2. 研究地区概况 | 第17-23页 |
| ·北京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页 |
|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 ·地形地貌 | 第17页 |
| ·气候概况 | 第17页 |
| ·土壤概况 | 第17页 |
| ·植被概况 | 第17页 |
| ·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第17-19页 |
| ·地理位置 | 第17-18页 |
| ·地形地貌 | 第18-19页 |
| ·气候概况 | 第19页 |
| ·土壤概况 | 第19页 |
| ·植被概况 | 第19页 |
| ·西山林场概况 | 第19-21页 |
| ·地理位置 | 第19-20页 |
| ·地形地貌 | 第20页 |
| ·气候概况 | 第20页 |
| ·土壤概况 | 第20页 |
| ·植被概况 | 第20-21页 |
| ·中山公园古树概况 | 第21页 |
| ·北京古树资源概况 | 第21-23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70页 |
| ·古树资源分类 | 第23-27页 |
| ·我国古树名木资源分类 | 第23页 |
| ·英国古树名木资源分类 | 第23页 |
| ·古树资源分类体系 | 第23-27页 |
| ·古树生态监测方案 | 第27-37页 |
| ·古树背景信息调查 | 第27-28页 |
| ·古树分布格局 | 第28-29页 |
| ·古树生长特征监测 | 第29-30页 |
| ·古树生态监测指标体系 | 第30-35页 |
| ·古树常规监测 | 第35-37页 |
| ·古树健康诊断方案 | 第37-40页 |
| ·古树健康初级诊断 | 第38页 |
| ·古树健康深层诊断 | 第38-40页 |
| ·古树健康判定 | 第40页 |
| ·古树风险评估 | 第40-50页 |
| ·古树风险原因分析 | 第40-41页 |
| ·古树风险评估流程 | 第41-48页 |
| ·古树风险管理者能力水平分级 | 第48-49页 |
| ·古树风险评估注意事项 | 第49-50页 |
| ·古树价值评价 | 第50-57页 |
| ·古树自然价值 | 第50-52页 |
| ·古树文化价值 | 第52-53页 |
| ·古树景观价值 | 第53-55页 |
| ·古树价值定性分级 | 第55-57页 |
| ·西山静福寺侧柏生态监测实例 | 第57-67页 |
| ·静福寺侧柏背景信息调查 | 第57页 |
| ·静福寺侧柏分布格局 | 第57-61页 |
| ·静福寺古侧柏生长特征 | 第61-67页 |
| ·静福寺古侧柏健康状况 | 第67页 |
| ·松山自然保护区油松生态监测实例 | 第67-70页 |
| 4. 结论与问题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 ·问题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附录Ⅰ | 第76-78页 |
| 附录Ⅱ | 第78-79页 |
| 个人简介 | 第79-80页 |
| 导师简介 | 第80-81页 |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