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电池镍钴铝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前言第13页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3-15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第13-14页
        1.2.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4-15页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5-19页
        1.3.1 层状结构正极材料第15-17页
        1.3.2 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第17-18页
        1.3.3 橄榄石结构正极材料第18页
        1.3.4 其他正极材料第18-19页
    1.4 LiNi_(1-x-y)Co_xAl_yO_2(NCA)三元正极材料第19-23页
        1.4.1 LiNi_(1-x-y)Co_xAl_yO_2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1.4.2 LiNi_(1-x-y)Co_xAl_yO_2的制备方法第20-22页
            1.4.2.1 高温固相法第20页
            1.4.2.2 共沉淀法第20-21页
            1.4.2.3 溶胶凝胶法第21页
            1.4.2.4 微波法第21-22页
        1.4.3 LiNi_(1-x-y)Co_xAl_yO_2的改性研究第22-23页
            1.4.3.1 工艺改进第22页
            1.4.3.2 掺杂第22-23页
            1.4.3.3 表面包覆第23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实验仪器设备与方法第25-30页
    2.1 实验原料第25页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5-26页
    2.3 材料表征方法第26-28页
        2.3.1 激光粒度分析仪第26页
        2.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6-27页
        2.3.3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27页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第27页
        2.3.5 热重-差热分析(TG-DSC)第27页
        2.3.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第27-28页
    2.4 扣式电池的制作第28-29页
        2.4.1 正极片的制作第28-29页
        2.4.2 扣式电池的制作第29页
    2.5 电池的测试第29-30页
        2.5.1 电池充放电测试第29页
        2.5.2 循环伏安测试第29-30页
第三章 共沉淀控制结晶法制备Ni_(0.80)Co_(0.15)Al_(0.05)(OH)_2 前驱体第30-51页
    3.1 前驱体的合成第30-31页
    3.2 共沉淀热力学分析第31-37页
        3.2.1 混合盐溶液平衡体系热力学分析第31-32页
        3.2.2 Ni-Co-Al-C_7H_5O_3Na-NH_3-H_2O平衡体系热力学分析第32-37页
    3.3 络合剂种类第37-42页
        3.3.1 络合剂对前驱体化学成分的影响第37页
        3.3.2 络合剂对前驱体粒度的影响第37-38页
        3.3.3 络合剂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第38-39页
        3.3.4 络合剂对前驱体结构的影响第39-40页
        3.3.5 络合剂对NCA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0-42页
    3.4 pH值第42-45页
        3.4.1 pH值对前驱体粒度的影响第42-43页
        3.4.2 pH值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第43-44页
        3.4.3 pH值对NCA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4-45页
    3.5 络合剂浓度第45-49页
        3.5.1 络合剂浓度对前驱体粒度的影响第46-47页
        3.5.2 络合剂浓度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第47-48页
        3.5.3 络合剂浓度对NCA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8-49页
    3.6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固相烧结法制备LiNi_(0.80)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第51-67页
    4.1 LiNi_(0.80)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的制备第51页
    4.2 热重—差热分析第51-53页
    4.3 烧结温度第53-58页
        4.3.1 烧结温度对NCA材料形貌的影响第53-55页
        4.3.2 烧结温度对NCA材料结构的影响第55-56页
        4.3.3 烧结温度对NCA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6-58页
    4.4 烧结时间第58-63页
        4.4.1 烧结时间对NCA材料形貌的影响第58-60页
        4.4.2 烧结时间对NCA材料结构的影响第60-61页
        4.4.3 烧结时间对NCA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1-63页
    4.5 锂配比第63-66页
        4.5.1 锂配比对NCA材料结构的影响第63-64页
        4.5.2 锂配比对NCA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4-66页
    4.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偏铝酸钠工艺制备LiNi_(0.80)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第67-81页
    5.1 偏铝酸钠工艺第67-68页
    5.2 偏铝酸钠工艺优化第68-72页
        5.2.1 pH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第68-69页
        5.2.2 pH对前驱体结构的影响第69-70页
        5.2.3 pH值对NCA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70-72页
    5.3 不同工艺对比第72-80页
        5.3.1 不同工艺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第72-74页
        5.3.2 不同工艺对前驱体结构的影响第74-75页
        5.3.3 不同工艺对NCA材料形貌的影响第75-76页
        5.3.4 不同工艺对NCA材料结构的影响第76-77页
        5.3.5 不同工艺对NCA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77-80页
    5.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附件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泡沫金属复合相变材料熔化传热过程可视化研究
下一篇:考虑负荷参数时变性的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