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1 社会与社区的发展 | 第11-12页 |
1.1.2 博物馆建筑的发展 | 第12-13页 |
1.1.3 中国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 | 第13-14页 |
1.2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第14-15页 |
1.2.1 新博物馆学 | 第14-15页 |
1.2.2 中小型博物馆 | 第15页 |
1.2.3 公共服务空间 | 第15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5-16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16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研究综述 | 第17-21页 |
1.4.1 新博物馆学及博物馆学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1.4.2 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相关研究 | 第19-21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新博物馆学与中小型博物馆的概念阐述 | 第22-32页 |
2.1 新博物馆学的相关概念 | 第22-24页 |
2.1.1 新博物馆学诞生的背景 | 第22-23页 |
2.1.2 新博物馆学的概念 | 第23-24页 |
2.2 新博物馆学视角下社区与博物馆的关系 | 第24-28页 |
2.2.1 社区的定义与规模 | 第24-25页 |
2.2.2 新博物馆学的社区意识 | 第25-26页 |
2.2.3 社区与博物馆关系的发展 | 第26-28页 |
2.3 中小型博物馆的概念与发展现状 | 第28-31页 |
2.3.1 中小型博物馆的概念界定 | 第28页 |
2.3.2 中小型博物馆的种类 | 第28-29页 |
2.3.3 新博物馆学视角下中小型博物馆的实践发展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中小型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的现状与发展 | 第32-52页 |
3.1 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的定义 | 第32-33页 |
3.2 国外中小型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的建设近况及案例分析 | 第33-42页 |
3.2.1 国外中小型博物馆的建设情况 | 第33-34页 |
3.2.2 公共服务空间建设情况 | 第34页 |
3.2.3 案例分析 | 第34-42页 |
3.3 国内中小型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的建设近况及案例分析 | 第42-48页 |
3.3.1 国内中小型博物馆的建设情况 | 第42页 |
3.3.2 公共服务空间建设情况 | 第42-43页 |
3.3.3 案例分析 | 第43-48页 |
3.4 国内外中小型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建设对比分析 | 第48-51页 |
3.4.1 国内外中小型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建设对比分析 | 第48-49页 |
3.4.2 我国中小型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建设的不足之处 | 第49-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公共服务空间复合化设计策略的引入 | 第52-64页 |
4.1 新博物馆学视角下中小型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的发展 | 第52-56页 |
4.1.1 新博物馆学视角下中小型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的特征 | 第52-54页 |
4.1.2 新博物馆学视角下我国中小型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建设的改进方式 | 第54-55页 |
4.1.3 新博物馆学视角下中小型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的发展方向:复合化 | 第55-56页 |
4.2 复合化设计策略的引入 | 第56-61页 |
4.2.1 复合化设计的概念 | 第56-58页 |
4.2.2 复合化设计能引导中小型博物馆在社区的推广 | 第58-59页 |
4.2.3 复合化设计能推动中小型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的改进 | 第59-61页 |
4.3 复合化设计策略的细则 | 第61-63页 |
4.3.1 中小型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的复合化功能配置策略 | 第61-62页 |
4.3.2 中小型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的复合化空间建构策略 | 第62-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公共服务空间复合化设计策略的探析 | 第64-85页 |
5.1 中小型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的复合化功能配置策略 | 第64-75页 |
5.1.1 公共服务空间的功能定位 | 第64页 |
5.1.2 面向公共服务空间内部的功能复合 | 第64-68页 |
5.1.3 面向社区文化建筑的功能复合 | 第68-72页 |
5.1.4 面向社区公共空间的功能复合 | 第72-74页 |
5.1.5 复合化功能配置的意义 | 第74-75页 |
5.2 中小型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的复合化空间建构策略 | 第75-84页 |
5.2.1 空间复合化的影响因素 | 第75页 |
5.2.2 空间界面的开放处理——提升空间的复合化 | 第75-81页 |
5.2.3 公共服务空间与主体功能空间的复合模式 | 第81-83页 |
5.2.4 复合化空间建构的意义 | 第83-8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东莞市石龙镇举重博物馆的设计实践 | 第85-95页 |
6.1 项目概述 | 第85-87页 |
6.1.1 项目背景 | 第85页 |
6.1.2 区位现状 | 第85-87页 |
6.1.3 项目规模及定位 | 第87页 |
6.2 复合化设计策略在设计实践的运用 | 第87-94页 |
6.2.1 公共服务空间的复合化功能设计策略 | 第87-91页 |
6.2.2 公共服务空间的复合化空间设计策略 | 第91-94页 |
6.3 建筑设计实践总结 | 第94-9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5-97页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95-96页 |
7.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附表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