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的悲剧意识探析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论文内容和结构 | 第10-11页 |
四、论文重点和难点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悲剧意识的概念生成和特征 | 第12-22页 |
第一节 悲剧意识的概念生成与内涵 | 第12-16页 |
一、悲剧意识的概念生成 | 第12-13页 |
二、悲剧意识的内涵 | 第13-16页 |
第二节 悲剧意识的特征 | 第16-20页 |
一、悲剧意识与悲观主义的区别 | 第16-18页 |
二、悲剧意识的主要特征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山海经》神话中所蕴含的悲剧意识 | 第22-35页 |
第一节 《山海经》神话中的命运观 | 第22-26页 |
一、命运的神秘性 | 第22-23页 |
二、命运对个人的伤害 | 第23-24页 |
三、对命运的超越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山海经》神话中的抗争意识 | 第26-30页 |
一、面对自然的抗争意识 | 第26-28页 |
二、面对权威的抗争意识 | 第28-29页 |
三、面对命运的抗争意识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山海经》中的超越精神 | 第30-34页 |
一、对自然的超越 | 第30-31页 |
二、对生存的超越 | 第31-32页 |
三、对悲剧的超越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悲剧意识的丢失和重建 | 第35-46页 |
第一节 中国文化为什么丢失了悲剧精神 | 第35-40页 |
一、儒道文化的理性精神淹没了悲剧精神 | 第35-38页 |
二、传统农业文明的影响 | 第38-40页 |
第二节 中国文化悲剧意识的重建 | 第40-44页 |
一、中国文人对悲剧意识的重建 | 第40-42页 |
二、当代中国悲剧意识重建的重要意义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