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1.2.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2.3 论文结构 | 第16-1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9-27页 |
2.1 理论研究 | 第19-21页 |
2.1.1 国外理论研究 | 第19-20页 |
2.1.2 国内理论研究 | 第20-21页 |
2.2 实证研究 | 第21-24页 |
2.2.1 国外实证研究 | 第21-22页 |
2.2.2 国内实证研究 | 第22-24页 |
2.3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24-27页 |
3 理论基础 | 第27-36页 |
3.1 相关理论阐述 | 第27-30页 |
3.1.1 环境生产要素理论 | 第27-28页 |
3.1.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第28-30页 |
3.2 理论模型 | 第30-36页 |
3.2.1 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第30-31页 |
3.2.2 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 | 第31-36页 |
4 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时空变化 | 第36-49页 |
4.1 我国经济发展的时空变化 | 第36-39页 |
4.2 我国环境污染的时空变化 | 第39-49页 |
4.2.1 三项污染指标分析 | 第39-45页 |
4.2.2 构建综合指标 | 第45-47页 |
4.2.3 利用综合指标衡量我国环境污染的时空变化 | 第47-49页 |
5 实证分析 | 第49-61页 |
5.1 实证模型和指标 | 第49-51页 |
5.1.1 联立方程模型的构建 | 第49-50页 |
5.1.2 指标的选取和处理 | 第50-51页 |
5.2 统计性描述及检验 | 第51-54页 |
5.2.1 统计性描述 | 第51-52页 |
5.2.2 平稳性与异方差检验 | 第52-53页 |
5.2.3 方程联立性检验 | 第53-54页 |
5.3 实证分析 | 第54-61页 |
5.3.1 估计方法 | 第54页 |
5.3.2 联立方程模型估计 | 第54-57页 |
5.3.3 分区域的联立方程回归结果 | 第57-61页 |
6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61-67页 |
6.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2-66页 |
6.2.1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第62-63页 |
6.2.2 强化政府环境监管,优化市场对企业污染的配置 | 第63-64页 |
6.2.3 调整财政分权结构,改进地方政府激励机制 | 第64-65页 |
6.2.4 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第65-66页 |
6.3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66-67页 |
6.3.1 创新点 | 第66页 |
6.3.2 不足之处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