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机制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第14-16页
    1.4 本文结构第16-18页
    1.5 研究方法第18页
    1.6 所做工作第18-20页
2 集约化平台安全分析第20-26页
    2.1 集约化平台介绍第20-23页
        2.1.1 云计算定义第20-21页
        2.1.2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第21-22页
        2.1.3 云计算的部署模式第22-23页
    2.2 集约化平台面临的安全风险第23-26页
        2.2.1 集约化平台基础设施安全风险第23-24页
        2.2.2 集约化平台网络安全风险第24页
        2.2.3 集约化平台应用安全风险第24-26页
3 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建设要求第26-30页
    3.1 总的要求第26页
    3.2 实施模型第26-28页
    3.3 实施模式第28页
    3.4 实施原则第28-30页
        3.4.1 同步建设原则第28页
        3.4.2 业务主导原则第28-29页
        3.4.3 充分沟通原则第29页
        3.4.4 保守秘密原则第29-30页
4 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设过程第30-42页
    4.1 建设过程概述第30-31页
    4.2 准备阶段第31-34页
        4.2.1 前期调研第31页
        4.2.2 建立项目管理机制第31-32页
        4.2.3 建设管理机构第32页
        4.2.4 前期培训第32-33页
        4.2.5 相关工具的准备第33页
        4.2.6 制定实施方案第33-34页
    4.3 规划阶段第34-37页
        4.3.1 明确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的范围第34页
        4.3.2 制定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的目标和方针第34-35页
        4.3.3 明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第35-36页
        4.3.4 编写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文件第36-37页
    4.4 实施阶段第37-39页
        4.4.1 组织人员培训第37页
        4.4.2 运行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第37-38页
        4.4.3 中期培训第38-39页
    4.5 检查阶段第39-40页
        4.5.1 日常监视和检查第39页
        4.5.2 内部评审第39页
        4.5.3 管理评审第39-40页
    4.6 改进阶段第40-42页
        4.6.1 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第40页
        4.6.2 持续改进第40页
        4.6.3 后期培训第40-42页
5 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在重庆XX学院的实施第42-52页
    5.1 背景及需求分析第42-44页
        5.1.1 重庆XX学院集约化建设情况第42-43页
        5.1.2 信息安全现状分析第43-44页
    5.2 建设目标第44-45页
        5.2.1 查清家底第44页
        5.2.2 固定机制第44页
        5.2.3 做好保障第44页
        5.2.4 建设队伍第44-45页
    5.3 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的构建第45-48页
        5.3.1 实施准备阶段第45-46页
        5.3.2 实地调研阶段第46-47页
        5.3.3 风险评估阶段第47页
        5.3.4 机制构建阶段第47-48页
    5.4 实施效果第48-49页
        5.4.1 初步构建起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第48页
        5.4.2 编写了一系列的体系文件和相关报告第48-49页
        5.4.3 培养了一批安全专业人员第49页
        5.4.4 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提升第49页
    5.5 关键因素第49-52页
        5.5.1 从自身特点出发,统筹兼顾第49页
        5.5.2 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第49页
        5.5.3 将机制建设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第49-50页
        5.5.4 整合安全管理机制和应急保障工作第50-52页
6 总结与展望第52-55页
    6.1 总结第52-53页
        6.1.1 全员参与是关键因素第52页
        6.1.2 做好前期调研是必要前提第52页
        6.1.3 安全培训是实施基础第52页
        6.1.4 检查是确保实施的重要途径第52-53页
    6.2 展望第53-55页
        6.2.1 建立完善的校级网络安全服务平台第53页
        6.2.2 建立一支强大的校园网安全保障队伍第53页
        6.2.3 利用多元化的方法强化校园网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第53-54页
        6.2.4 探索建立联合预警机制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农业病虫害图像分类识别应用
下一篇:基于分布式存储数据库的银行用户行为分析平台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