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1-12页 |
1.1.2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新型切槽机整机的设计方案 | 第17-21页 |
2.1 新型切槽机的基本功能 | 第17页 |
2.2 新型切槽机的组成方案分析 | 第17-18页 |
2.3 新型切槽机整机方案设计 | 第18-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传动系统的设计 | 第21-45页 |
3.1 传动系统的功能与设计要求 | 第21页 |
3.2 传动系统的选型与设计 | 第21-23页 |
3.2.1 传动机构的选型 | 第21-22页 |
3.2.2 传动系统的设计 | 第22-23页 |
3.3 传动机构的功率计算 | 第23-24页 |
3.4 传动机构的设计计算和强度校核 | 第24-37页 |
3.4.1 锥齿轮传动的设计 | 第24-28页 |
3.4.2 传动机构链传动的设计 | 第28-31页 |
3.4.3 传动轴的设计与强度校核 | 第31-37页 |
3.5 基于ANSYSWorkbench的大小齿轮轴的有限元分析 | 第37-43页 |
3.5.1 大齿轮轴的ANSYS有限元分析 | 第38-40页 |
3.5.2 小齿轮轴的ANSYS有限元分析 | 第40-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进给加压系统设计 | 第45-57页 |
4.1 进给加压系统的功能与设计要求 | 第45-46页 |
4.1.1 新式切槽机进给加压系统特性、功能和工作过程 | 第45页 |
4.1.2 新式切槽机进给加压系统的设计要求 | 第45-46页 |
4.2 进给加压机构的选型 | 第46-50页 |
4.2.1 进给加压机构的发展现状 | 第46-48页 |
4.2.2 进给加压系统的选型 | 第48-50页 |
4.3 进给加压机构的设计 | 第50-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钻具工作过程运动及受力分析 | 第57-73页 |
5.1 钻头的设计和计算 | 第57-65页 |
5.1.1 钻头的选型和设计 | 第57-59页 |
5.1.2 钻头的结构设计 | 第59-60页 |
5.1.3 钻头的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60-65页 |
5.2 钻杆的设计和计算 | 第65-72页 |
5.2.1 钻杆的选型和设计 | 第65-67页 |
5.2.2 钻杆相关参数的计算 | 第67-7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主要零部件选型设计 | 第73-83页 |
6.1 轴承的选型与计算 | 第73-77页 |
6.1.1 大齿轮圆锥滚子轴承的计算 | 第73-74页 |
6.1.2 小齿轮圆锥滚子轴承的计算 | 第74-75页 |
6.1.3 从动链轮圆锥滚子轴承的计算 | 第75-76页 |
6.1.4 钻尾连接部分推力球轴承的计算 | 第76-77页 |
6.2 钻尾连接部分的设计 | 第77页 |
6.3 液压缸的计算和选型 | 第77-78页 |
6.4 联轴器的选型与计算 | 第78-79页 |
6.4.1 联轴器的选型 | 第78页 |
6.4.2 联轴器的计算 | 第78-79页 |
6.5 传动系统原动机的选择 | 第79-80页 |
6.5.1 动力源类型的选择 | 第79-80页 |
6.5.2 电机的参数选型 | 第80页 |
6.6 防护支撑套的设计 | 第80-82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