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1.1 金属镁的性质 | 第9页 |
1.2 金属镁发展史 | 第9-10页 |
1.3 我国镁工业概况 | 第10页 |
1.4 金属镁的应用 | 第10-12页 |
1.5 镁的生产工艺 | 第12-19页 |
1.5.1 电解法炼镁 | 第12-16页 |
1.5.2 热还原法炼镁 | 第16-19页 |
1.6 镁生产工艺的国内外研究 | 第19-21页 |
1.6.1 国内研究 | 第19-20页 |
1.6.2 国外研究 | 第20-21页 |
1.7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1.7.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21页 |
1.7.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2 皮江法炼镁过程反应机理分析 | 第23-33页 |
2.1 用硅还原氧化镁的热力学原理 | 第23-26页 |
2.1.1 Si还原MgO热力学分析 | 第23-24页 |
2.1.2 Si还原MgO过程中生成 2MgO·SiO_2的热力学分析 | 第24-25页 |
2.1.3 Si还原MgO过程中生成 2CaO·SiO_2的热力学分析 | 第25-26页 |
2.2 皮江法炼镁反应过程动力学分析 | 第26-29页 |
2.3 CaF_2在反应体系中的作用机理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3页 |
3 皮江法炼镁还原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7页 |
3.1 还原温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 还原时间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 制球压力的影响 | 第35页 |
3.4 CaF_2添加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5 配硅比的影响 | 第36-37页 |
4 实验条件及方法 | 第37-41页 |
4.1 实验设备 | 第37-39页 |
4.2 实验原料 | 第39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39-41页 |
5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41-63页 |
5.1 添加CaC_2对皮江法炼镁还原体系的影响 | 第41-47页 |
5.1.1 CaC_2还原MgO的热力学分析 | 第42-43页 |
5.1.2 体系中SiO_2对CaC_2还原MgO的影响 | 第43-45页 |
5.1.3 碳化钙作还原剂与硅铁的比较分析 | 第45-47页 |
5.2 添加石墨基粉对皮江法炼镁还原体系的影响 | 第47-50页 |
5.2.1 C-MgO还原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 第48-49页 |
5.2.2 真空条件对C-MgO还原反应体系的影响 | 第49-50页 |
5.3 添加复合添加剂对皮江法炼镁还原体系的影响 | 第50-59页 |
5.3.1 复合添加剂对还原体系热力学条件影响 | 第52-57页 |
5.3.2 复合添加剂对还原体系动力学机制影响 | 第57-58页 |
5.3.3 小结 | 第58-59页 |
5.4 复合添加剂下还原时间与还原温度对镁还原效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5.5 复合添加剂下制团压力与还原温度对镁还原效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5.6 复合添加剂下还原时间与制团压力对镁还原效率的影响 | 第6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结论 | 第63页 |
6.2 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