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8页 |
| ·水体中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危害 | 第10-13页 |
| ·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 | 第11页 |
| ·氮磷污染的危害 | 第11-13页 |
|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理论及工艺技术发展 | 第13-20页 |
| ·传统生物除磷机理 | 第13-14页 |
| ·传统生物脱氮机理 | 第14页 |
| ·污水生物除磷与脱氮联合工艺技术发展 | 第14-20页 |
| ·反硝化除磷技术的机理和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 ·反硝化除磷机理 | 第20-21页 |
| ·反硝化除磷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 ·典型反硝化除磷工艺 | 第22-25页 |
| ·国内外反硝化除磷研究进展 | 第25页 |
| ·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意义及创新改进思路 | 第26-28页 |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6-27页 |
| ·创新改进思路 | 第27-28页 |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28-32页 |
| ·实验流程 | 第28页 |
| ·试验装置及仪器 | 第28-29页 |
| ·试验用水来源及水质 | 第29-30页 |
| ·试验分析项目与检测方法 | 第30-32页 |
| ·常规分析项目 | 第30-31页 |
| ·其他分析项目 | 第31-32页 |
| 第3章 A_2N-SBMBBR 系统的挂膜启动研究 | 第32-48页 |
| ·A/A-SBMBBR 及N-SBMBBR 系统的挂膜启动 | 第32-33页 |
| ·A/A-SBMBBR 系统启动阶段运行效果 | 第33-43页 |
| ·A/A–SBMBBR 启动第一阶段试验数据及分析 | 第33-36页 |
| ·A/A–SBMBBR 启动第二阶段试验数据及分析 | 第36-37页 |
| ·A/A–SBMBBR 启动第三阶段试验数据及分析 | 第37-41页 |
| ·A/A–SBMBBR 启动第一、三阶段吸磷情况比较试验数据及分析 | 第41-43页 |
| ·N-SBMBBR 生物膜的培养效果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 第4章 A_2N-SBMBBR 系统反硝化除磷性能研究 | 第48-58页 |
| ·A_2N-SBMBBR 运行参数的设定 | 第48-49页 |
| ·A_2N-SBMBBR 对实际生活污水反硝化除磷的效果 | 第49-52页 |
| ·COD 的去除特性 | 第49-50页 |
| ·氨氮的去除特性 | 第50-51页 |
| ·总氮的去除特性 | 第51-52页 |
| ·总磷的去除特性 | 第52页 |
| ·单个典型周期内各污染因子的转化特征 | 第52-54页 |
| ·DO、ORP 及pH 值的沿程变化规律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 第5章 A_2N-SBMBBR 反硝化除磷影响因素研究 | 第58-70页 |
| ·碳源浓度对系统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 第58-62页 |
| ·进水COD 浓度对系统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第59-60页 |
| ·进水COD 浓度对系统除磷的影响 | 第60-61页 |
| ·进水COD 浓度对系统脱氮的影响 | 第61-62页 |
| ·硝酸盐氮对系统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 第62-65页 |
| ·缺氧阶段硝酸盐氮对系统除磷的影响 | 第63页 |
| ·缺氧阶段硝酸盐氮对系统脱氮的影响 | 第63-65页 |
| ·亚硝酸盐氮对系统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 第65-67页 |
| ·缺氧阶段亚硝酸盐氮对系统除磷的影响 | 第65-66页 |
| ·缺氧阶段亚硝酸盐氮对系统脱氮的影响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 结论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