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肥料学论文--农家肥料论文--堆肥、沤肥论文

秸秆炭化还田对稻田氮素利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文献综述第13-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23页
        1.2.1 秸秆还田技术研究进展第14-18页
            1.2.1.1 秸秆直接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15-16页
            1.2.1.2 秸秆直接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16页
            1.2.1.3 秸秆直接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第16-18页
        1.2.2 秸秆炭化还田技术研究进展第18-23页
            1.2.2.1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18-20页
            1.2.2.2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20页
            1.2.2.3 生物炭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第20-21页
            1.2.2.4 生物炭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21-23页
材料与方法第23-27页
    2.1 供试材料及试验区概况第23页
    2.2 试验设计第23-24页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4-26页
        2.3.1 土壤理化性质第24页
        2.3.2 水稻农艺性状及光合指标的测定第24-25页
        2.3.3 水稻产量性状第25页
        2.3.4 温室气体测定第25-26页
    2.4 数据分析第26-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58页
    3.1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第27-41页
        3.1.1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27-28页
        3.1.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第28-32页
        3.1.3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第32-33页
        3.1.4 秸秆还田方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33-37页
        3.1.5 讨论第37-41页
            3.1.5.1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第37-40页
            3.1.5.2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N_2O的影响第40-41页
    3.2 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第41-58页
        3.2.1 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第41-44页
        3.2.2 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第44-52页
        3.2.3 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第52-54页
        3.2.4 讨论第54-58页
            3.2.4.1 秸秆直接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第54-55页
            3.2.4.2 秸秆炭化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第55-58页
全文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光谱遥感的玉米冠层参数及叶绿素估算模型研究
下一篇:松嫩平原典型土壤有机质高光谱预测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