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雷达冰雹识别算法及应用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2.1 基于雷达产品的冰雹研究 | 第13-15页 |
1.2.2 冰雹识别算法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1.2.3 GIS在冰雹研究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3 研究区概况 | 第18-20页 |
1.4 研究数据 | 第20页 |
1.5 研究目标 | 第20-21页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第二章 三维雷达空间点阵模型构建 | 第24-34页 |
2.1 雷达数据预处理 | 第24-26页 |
2.2 三维雷达点阵模型构建 | 第26-29页 |
2.3 雷达数据的插值 | 第29-31页 |
2.4 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第三章 基于GIS的三维风暴识别算法 | 第34-47页 |
3.1 SCIT风暴识别 | 第34-37页 |
3.2 基于GIS的风暴识别 | 第37-43页 |
3.2.1 风暴体定义 | 第37-38页 |
3.2.2 风暴识别算法思想 | 第38-39页 |
3.2.3 算法实现 | 第39-43页 |
3.3 实例分析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冰雹识别参数计算与分析 | 第47-61页 |
4.1 降雹与非降雹风暴体采样 | 第47-51页 |
4.2 基于雷达风暴体冰雹参数计算 | 第51-56页 |
4.2.1 最大反射率因子 | 第51-52页 |
4.2.2 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 | 第52-53页 |
4.2.3 最大反射率因子所在高度 | 第53-54页 |
4.2.4 45dBZ所在高度 | 第54-55页 |
4.2.5 风暴顶高 | 第55-56页 |
4.3 0度层的高度与负20度层高度计算与分析 | 第56-59页 |
4.3.1 0度层高度与负20度层高度计算方法 | 第57-58页 |
4.3.2 0度层高度与负20度层高度变化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冰雹识别与检验 | 第61-75页 |
5.1 决策树分析 | 第61-65页 |
5.2 评估方法 | 第65页 |
5.3 识别效果 | 第65-73页 |
5.3.1 基于决策树识别效果 | 第65-67页 |
5.3.2 案例分析 | 第67-72页 |
5.3.3 与判别分析方法对比 | 第72-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8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第75-76页 |
6.2 创新点 | 第76页 |
6.3 讨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附录 | 第84-87页 |
作者简介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