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磷酸体系中二水硫酸钙结晶过程的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符号说明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1.2 湿法磷酸工业二水硫酸钙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1.2.1 二水硫酸钙结晶体系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2.2 杂质成分对二水硫酸钙的影响 | 第19-21页 |
1.2.3 二水硫酸钙结晶工艺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3 反应结晶过程研究进展 | 第22页 |
1.4 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4-34页 |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4-25页 |
2.1.1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2.1.2 主要仪器与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2.2 分析方法 | 第25-30页 |
2.2.1 二水硫酸钙的测定 | 第25-26页 |
2.2.2 SO_4~(2-)的测定 | 第26页 |
2.2.3 Fe_2O_3的测定 | 第26页 |
2.2.4 MgO的测定 | 第26-27页 |
2.2.5 水溶性P_2O_5的测定 | 第27-28页 |
2.2.6 水溶性Na_2O的测定 | 第28页 |
2.2.7 水溶性K_2O的测定 | 第28-29页 |
2.2.8 F~-的测定 | 第29页 |
2.2.9 Cl~-的测定 | 第29-30页 |
2.3 表征方法 | 第30-31页 |
2.3.1 粒度 | 第30页 |
2.3.2 XRD | 第30页 |
2.3.3 SEM及EDS | 第30页 |
2.3.4 TG | 第30-31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2.4.1 离子添加实验 | 第31-32页 |
2.4.2 反应结晶过程实验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二水硫酸钙结晶体系的设计与模拟 | 第34-47页 |
3.1 湿法磷酸工业磷石膏体系的性能 | 第34-37页 |
3.1.1 磷石膏及滤液成分分析 | 第34-35页 |
3.1.2 磷石膏结构表征 | 第35-37页 |
3.2 结晶体系的设计与过程模拟 | 第37-45页 |
3.2.1 结晶体系的设计与研究 | 第37-40页 |
3.2.2 模拟体系结晶结果 | 第40-44页 |
3.2.3 结晶过程的模拟研究 | 第44-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无机离子对二水硫酸钙结晶的影响 | 第47-61页 |
4.1 工艺参数调节 | 第47-48页 |
4.2 无机离子影响 | 第48-59页 |
4.2.1 Al~(3+) | 第48-49页 |
4.2.2 Fe~(3+) | 第49-51页 |
4.2.3 Na~+ | 第51-53页 |
4.2.4 K~+ | 第53-55页 |
4.2.5 Mg~(2+) | 第55-57页 |
4.2.6 F~- | 第57-59页 |
4.3 无机离子影响机理分析 | 第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二水硫酸钙结晶过程研究 | 第61-70页 |
5.1 工艺参数的研究与优化 | 第61-64页 |
5.1.1 硫酸含量 | 第61页 |
5.1.2 结晶温度 | 第61-62页 |
5.1.3 搅拌速率 | 第62-63页 |
5.1.4 二水硫酸钙结晶粒径参数优化 | 第63-64页 |
5.2 二水硫酸钙结晶过程分析 | 第64-69页 |
5.2.1 液相浓度的变化 | 第64页 |
5.2.2 固相成分变化 | 第64-66页 |
5.2.3 固相表面形貌变化 | 第66-68页 |
5.2.4 固相元素组成变化 | 第68页 |
5.2.5 固相粒径变化 | 第68-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