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型社会视角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7页 |
·两型社会的内涵 | 第15-21页 |
·两型社会产生背景 | 第15页 |
·两型社会内在涵义 | 第15-18页 |
·两型社会的关联理论 | 第18-21页 |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 | 第21-27页 |
·企业创新内涵 | 第21-22页 |
·企业自主创新内涵 | 第22-23页 |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 第23-24页 |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 第24-27页 |
第三章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 第27-33页 |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原则 | 第28-30页 |
·高标准原则 | 第28页 |
·客观性原则 | 第28-29页 |
·系统化原则 | 第29页 |
·多元化原则 | 第29页 |
·开放性原则 | 第29-30页 |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范围 | 第30-31页 |
·自主创新活动的自身层面 | 第30页 |
·自主创新活动的外部层面 | 第30-31页 |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环节 | 第31-32页 |
·自主创新的资源投入环节 | 第31页 |
·自主创新的产品研发环节 | 第31页 |
·自主创新的价值实现环节 | 第31页 |
·自主创新的环境优化环节 | 第31-32页 |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思路 | 第32-33页 |
·评价依据 | 第32页 |
·评价方法 | 第32-33页 |
第四章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 第33-43页 |
·SE-DEA 模型建立及模型结果 | 第33-37页 |
·SE-DEA 模型及其数学表述 | 第33-34页 |
·SE-DEA 模型指标体系的选取 | 第34-36页 |
·计算过程与结果 | 第36-37页 |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建立及模型结果 | 第37-43页 |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及其原理 | 第37页 |
·灰色关联分析指标体系的选取 | 第37-39页 |
·计算过程与结果 | 第39-43页 |
第五章 评价结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 第43-49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总体评价 | 第43-45页 |
·优势及不足 | 第45-46页 |
·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56页 |